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论民办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教育对策
作者:王 莹
[关键词]民办大学 道德价值观 回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民办高校也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高教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国社会经济成份、就业形式及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时,民办高校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差异性、选择性和竞争性,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道德价值观
现状:对我校1000多名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交际,情感丰富,在思想道德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表现的方式缺乏理性,缺乏对事物的甄别力,且政治参与热情较低。有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持肯定态度;有90%的学生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希望祖国尽快统一;有95%的学生认为西藏过去、现在、将来都属中国领土。显然,他们非常热爱祖国,都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是,调查中发现,对执政手段和执政能力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不足四分之一,基本满意的也不到四分之一;有 68%的学生认为入党的主要动机是“直接有利于工作”,22%的学生认为“能得到好处”。而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和“寻求政治上的归属感” 的学生分别只占4%和6%。
1.民办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多对现实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看待事物往往只注意当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容易随便下结论。对于当今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社会问题表现得比较偏激,影响了他们对政治和国内形势的客观评价。一方面,他们肯定党的执政方针和政策,但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增加了对前程的担忧。这种甄别力缺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思想理论课可学可不学,学也是为了拿学分;有1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还有20%的学生认为可以把这些课改成四六级辅导班或其它过级辅导班。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政治参与性不强,普遍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政治离自己太遥远。有20%的学生不知道“两会”,65%的学生虽然知道但不怎么关注,只有15%比较关注,几乎没有学生非常关注“两会”。
2.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既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价值,也给予个体最大的自由空间使其发挥;又导致了人们过份关注自我,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的主题意识也被唤醒,他们个性张扬、性格独立,不再轻易地接受某种价值判断,转而审视个人利益、重视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且多选择参加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活动。过分关注自我导致了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普遍认为,花自己的钱读书就是为了发展自我。在调查中,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观点持肯定态度的有75%,不同意的有10%,15%的认为难以判断;不同意“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观点的有25%,有50%的难以判断,只有25%的学生同意这一观点。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代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导观念持否定态度,这就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
3.乐于挑战,崇尚竞争,且功利化倾向严重,使传统道德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民办大学生知晓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创新观念,容易接收新事物,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的享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将功利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钱,过上舒适的生活,主要体现为多选择实用的专业,“希望成为一个有钱人”的比例占了58%。对于“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标准”这一问题,选择“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占了55%,选择“自我满足的程度”的有35%,有10%选择“为亲朋好友多办事而得到他们的赞赏”。在认同市场经济带来了变化的同时,部分学生追求高消费的生活,和同学攀比。在“你最崇尚的道德”调查中,选择“勤劳的”仅占30%,而选择“艰苦奋斗”的还不足10%。
4.认可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却不能身体力行。民办大学生普遍认可社会公德,但部分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在调查中,对“人与人应相互关心”的观点,赞同的学生虽占99%,但由于多数民办高校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在社会公德整体缺乏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公共场所搂搂抱抱;穿着背心拖鞋在公共场所出入;“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大行其道;部分学生即使情感上认可社会公德,却不能身体力行,他们一方面对不文明行为感到愤慨,另一方面又放纵自己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他们推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在面对择业时却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其行为与所认可的观点脱节。
(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
教育是一种导向,生活本身就是导向型的教育。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与社会接轨,与大学生的实际接轨。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曾深刻地指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德育从其他教育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因此,道德教育要恢复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返璞归真。民办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是其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应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使他们通过自主性选择和探索性活动创造和美化新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从现实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人格、自尊和自由,从差异性入手,找出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因材施教。
1.社会在德育教育中处于决定和评价地位。学生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他们接受来自外界积极和消极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如果给学生灌输的多是“高、大、空”的理想道德,容易造成认可和行为脱节,导致他们普遍认为教师传授的都是“圣人”的思想,而忽略了和自己密切相关的“近、小、实”的道德思想。不能把理想化的价值观或某一特定阶段的价值观强加给大学生,这种脱离实际、一味拔高、维持假性同一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还应克服放任自流的倾向。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性。”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及其他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增进了解,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树立向上的社会理想,还可以使他们学习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思维过渡到“天下兴亡,我有责任”。
2.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起主导作用。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德育内容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道德教育的直接平台——“两课” 教育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两课”教育认识不足,多认为是在搞形式主义,有45%的课效果不明显。可见,加强和改进“两课”已迫在眉睫。此外,出现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在于教育过于政治化、简单化,教师把学生当成了“美德袋”,德育渠道窄,道德教育远离生活实际等。教育手段落后,也不能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产生“共振”。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将道德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中,以增强实效性。
除了要继续现有的德育教育外,还应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并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如参加学生社团、 “三下乡”、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西部志愿服务等,以增长大学生的才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实践的积极作用。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由助学贷款到期不还、考试作弊、代写论文等行为看诚信的缺失,由未婚同居、请客送礼等看道德观念的变异,等等。要注重集体教育,发挥集体对学生品质形成的积极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使他们亲身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还能在集体活动和直接交往中把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与他人对照,引起思索,唤起自身对集体的热爱。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在活动中产生道德抉择,并使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都得到充分展示。学校的道德教育只有以人为本,并根植于学生生活中,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家庭在德育教育中处于引导地位。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之一,家庭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对学校教育来讲,家庭教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要注重父母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示范作用。要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4.个人的自身教育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回归生活”的自身道德教育强调,大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理解社会对道德的需求,促成外在道德要求和内在道德属性的发展。
可采用楷模教育、友群教育等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其模仿性、认同性和情境性、参与性、反悟性等特征,做为开展体验式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