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考
作者:张平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的建设是否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据此,从突出“高职”特色出发,提出改革建议。
(一)高职院校定位和体育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构建上,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其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建设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体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学生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和应用技术动作。
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因此,一高职院校应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体育教育,这是由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程度高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突出表现在“能干”,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身体素质主要靠后天的体育锻炼形成。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教育性、协作性、规范性、实践性等特征,它对劳动技能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劳动技能的展示和发挥,又必须靠健壮的身体做支撑。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思维性、力量性等素质,有助于他们掌握各种动作技能。教育心理学和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由于积极地技能迁移,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各种动作技能、技巧。能够很好掌握运动技能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技能型人才往往工作在生产第一线,’需要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身体及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精神。而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的实践过程恰好有助于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
(二)围绕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改革体育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拥有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技能型人才从事一线岗位工作的基础。体育课程建设必须围绕此目标进行。
1、体育课程建设改革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改革不是对过去的所有课程建设和教材内容一概否定,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过去课程的建设,保留精华,突出特色,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新课程的依据,才能使改革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既是新颖的,又是科学的、适用的。
(2)处理好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关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学术知识层次及相应的服务范围,即人才的具体规格。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课程结构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程建设要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充分体现高职专业培养人才规格。
(3)处理好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体育教学大纲是实现培养目标赋予体育教学所不可缺少的计划文件,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教学管理机构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因此,制定体育教学大纲,要从培养目标出发,符合培养对象的质量要求。
2、体育课程建设改革要适应需要。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必须适应高职技能的需要,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必须对课程类型、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作出相对灵活的规定。可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既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一本多纲的要求,又要充分反映出本校的特色。
(1)学制、学时的改革。在高职院校大力压缩公共教学课时、增加专业实训教学的今天,唯有体育课学时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应增加。因为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本钱和保证,是高技能发挥作用的前提。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要求与近几年大学生健康体质逐年下降的状况形成了反差。因此,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是必须的,体育课学制、学时也应同学生的专业学制相配套。同时,还要积极组织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设体育选修课并赋予相应学分,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2)教材内容的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材的选择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高职专业与体育项目的结合,选择一些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体育教材。如在医学、护理等专业开设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等课程,让学生掌握防病治病功法技能;在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开展健美操和形体训练,塑造学生良好形象;在机械制造、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等理工专业进行力量训练,增强学生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肌力量,提高下肢性耐力及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对计算机网络、财务会计等办公类专业则坚持体操训练,预防和治疗颈椎、腰椎病;利用羽毛球、乒乓球在运动中线路、方向前后左右变化不定的特点,预防和治疗学生近视。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群特点,选择一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精神的球类运动、拔河比赛等项目。总之,教材的选择应充分体现高职生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
(3)课程形式与结构改革。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只开设一年,第一学期为普修课,第二学期为选项课。这种形式限制了学生主动选教师、选教材的自由。特别是普修课更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掌握两三项终身锻炼技能不符。因此,改革现有课程结构是很有必要的。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原则,体育课程应开设二年,每学年至少60学时。一年级以选项课为主,二年级开设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学分制体育选修课。同时,根据本校场地器械与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以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开展学生喜爱的、具有时代性的体育运动。
(三)课程改革与目标培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完成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任务,还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室外教学环境)、实践性(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和多样性(群体动态过程),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辅助培养与训练。同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体育教学切实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服务的理念。
1、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对教材安排的要求。加强高职生基本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培养目标应定位为: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有专长、运动技能强、既要“头脑复杂”又要“四肢发达”。体育课程的重点教材应与学校传统体育特色和专业建设相结合。如理工类高职院校可多安排力量性、耐力性、灵活性的教材;文科类、艺术类高职院校可多安排体育舞蹈、形体健美、韵律操等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2、课程改革对处理相关问题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避免改革的盲目性。要注意处理好淡化竞技体育与增强体质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学生基础夯实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体育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顺利推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3、课程改革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而且要促进他们技能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认清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技能”做文章,在课程建设、教材选择时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力求实效,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