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由当前英语教材看高职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作者:黄晶晶




   [摘 要]《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要求,突出了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如何以教材的改革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并对教材改革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教材开发 职业性 应用型人才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掌握英语这种交际语言显得日趋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对英语教学理应有比较高的要求。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已基本形成共识,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目前,多数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逐步形成特色,其课程的设置安排趋于规范。但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英语教学目标水平、课程安排,实践中有高职学院照搬大学专科计划,有的沿用中专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许多院校在对英语教改问题上存在着三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在理念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做法,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过分追求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教学要求和考核偏重于过级,忽视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三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办学重心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有的院校甚至提出要将高职英语由基础课转为学生自行选择的选修课。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倾向有明显的偏颇。不同的定位将导致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定位偏颇也势必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偏颇。这显然对高职英语教学十分不利。因此,纠正对高等职业英语教学定位的偏颇、对高职英语教育正确定位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基本工具。在高职英语教育正确定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以教材的改革为切入点,以适应生源变化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加大教材改革与开发的力度。
  
  一、生源情况
  
  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大众化,教学对象已转变为普通学生,其整体水平(包括英语基础)较之本科阶段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高毕业生,经过正规的高考,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这其中有少数学生初中学习没有达标。加之地域、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入学时并没有根据英语水平分班,这就造成了有的同一班级的学生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再者,许多院校都没有明确在新形式下的自我定位,没体现出高职院校与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学生与学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对教材的选用以及教材对于学生的适应性。
  
  二、教材现状
  
  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无法体现教学的适应与变革能力是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普遍反映的问题。尽管高职英语规划教材不少,但这些教材只是普遍导引性的统编教材,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具体实践中,多数老师都发现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即并不贴近教学实际,大多数的教材在英语知识点的编排上过于分散,就大纲要求而言,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但问题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两学年的英语学习时间,多数老师无法完成大纲的既定要求。因而也无法在教学中贯彻实施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无法落实教材难易程度上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编写初衷,导致教师在课程定位与教学环节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把握,缺乏多层次、多渠道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制和能力,无法体现教材对于教学的适应与变革能力。
  
  三、教师对当前英语教学现状的体会
  
  多数高职教师时常发现相当部分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过于简单,学习中表现消极,英语教学中学生差异性偏大,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学习效果也是差强人意。这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更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难以找到适合不同层次高职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同时,在进入大二大三学年,随着学生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的明晰,对职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相当多数的学生要求在英语学习中能更多地体现职业性和社会发展性,并希望由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向职业英语教学方面转变,但目前很少有院校在英语的课程设置上将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以上是高职英语教学体现出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宗旨决定了高职的英语教学须首先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正本清源,走一条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确立“够用为度,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并以此革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即: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英语教材,应按“实用性、实践性”原则来对课程体系解构,并重组内容,更新结构;基础知识方面的编写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而在职业英语编写上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堆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英语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四、高职英语教材改革的方法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结构组织。
  多年来英语教材在内容选择上重文学,重政论,而忽视了实用型内容。实际上,“看懂并能正确应用各种主要的实用文体”正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也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直接体现。实用型教学内容理应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受到重视。
  在内容的确定上也应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将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分析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专项能力结合,然后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内容的整合应体现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特点。
  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上应遵循高职教育特点,教材结构可划分为夯实基础,过渡和提高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向高职英语过渡为主线,重在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加强;第二阶段应编写有关职业应用英语,为学生由基础英语向职业英语的学习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第三年是学生的实习实训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社会、对今后的职场规划较之以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与学生的专业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应以针对性强的专业英语、职业英语为主。这样的编排能较好地将英语教材与高职特有的学制有机结合,更适宜高职英语改革的需要。
  2.扩大教材的编写团队。
  教师是实际教学环节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第一个使用者。高职英语教材,应是一本实用性、实践性教材,其特点与开发意义完全不同于本科教材,所以在教材的编写团队中应广泛地吸纳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
  学生不是教材编写的参与者。而这恰恰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实际使用者——学生。对于教材的编写,学生同样有发言权。他们根据自身的知识构成和对学习生涯规划、发展需求可以明确英语学习的真正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供需关系”,而将学生纳入教材编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使教材内容的供需得以平衡,从而真正做到教材——学生的真正连接。
  教材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应将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出来。如何使开发的教材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将社会专业人士、企业领导人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纳入到教材编写团队中,倾听社会、市场需求,而不应局限于英语教学大纲为核心的“闭门造车”似的教材编写。
  3.重视教材的评价和远观性效应。
  要充分重视学生和教师对英语教材的评价,学生在经历了在校学习、社会实践再到工作,对英语教材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过程判断最具发言权。而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在教授、备课、组织、考核等方面有着第一手宝贵的资料。因而,教材编写者应重视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评价,将这种第一手的经验和评价体现在教材的再版和修改中。同时课程和教材评价也可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结合,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应尽可能地吸纳和发挥社会,企业在教材评价中的作用,实施学校、企业、社会三结合式的评价,从而使学校掌握对教材评价的直观资料。
  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应用于教学实践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它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表现出来的,因而教材的远观性效应,能对教材后期编写和改版提供许多借鉴和参考意见,也对后续相关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某种导向。
  
  五、结语
  
  21世纪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是最终目的。而作为知识载体工具的教材应契合这一背景之下,更好的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而教材的改革和开发是涉及到教材内容的筛选和编写,内容的开发与整合,相关职业技能知识的补充与拓展,教材创新等系统性的工作,应以严谨的态度系统进行。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英语教材的开发必然将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王雪梅.前瞻性、先进性、创造性—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5,(3).
  [2]束定芳,张逸岗.从一项调查看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界,2004,(2).
  [3]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4]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