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在职教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张 颖




   [摘 要]本文以高职数学考核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学习能力考核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进阶“分层过关”考核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过程 进阶“分层过关”考核
  
  一、对考核方法的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一般课程的考试主要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按照课程计划,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单元分阶段进行教学。学期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根据本课程教学知识点要求,编制一定比例试题,再根据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及平时表现,分别给出成绩,最后按综合成绩评定课程成绩。上述考核模式是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考核受到试卷内容限制,不可能包含该学期教学任务的全部内容,只能从本学期教学内容中选取一部分,考核结果必然存在偶然性。由于期末是集中考核,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压力并不大,许多学生平时学习“随大流”,不求甚解,期末到来“临阵磨枪”搞突击,不利于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反而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由于期末考核的一次性特点,无法考核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反而会影响后期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种考核方式不适合高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义。
  
  二、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的考核方法的初步研究与实践
  
  为解决现行教学考核模式的弊端,我们在学习其他院校先进教学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过去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的新模式,将期末集中考核改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分阶段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做到教学考核全程化。
  1.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课程设计。为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自2006年10月起,对中职年级各专业的数学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考核方法等方面做了改革,实现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与考核一体化的新型课程模式。
  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逐级进行阶段性考核,将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融为一体的考核方式。每一课程包括若干教学单元,每一单元又含学习、训练和考核三部分,各单元链接形成完整的学习任务。所谓“过关”指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随即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再学习、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长时间积累,影响学生后续学习。所谓“分层”指每次考核分A、B两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A层次,若考核通过可多获1个学分,达到一定分值可提前修完数学课程,免去第四学期的选修课。前一个单元内容原则上为下一个单元内容的基础,前一个单元的考核成绩作为参加下一个单元的考核资格,所以也称为进阶“分层过关”式考试。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增加平时学习、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平时不努力、考前忙突击”的现象。
  
  2.教学过程进阶“过关”式考核方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关键在于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否能恰当选取,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教学过程如上图所示,第一步,教师讲解及演示。第二步,学生训练。第三步,学习成果考核。
  3.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实施。
  为了提高教学考核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在考核内容、计分模式两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考核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真实性。
  (1)考核内容。分A、B两个层次,两张考卷,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选择。B层次面向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紧扣大纲,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体现数学学科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特点,强调其实际运用性。A层次在此基础上略有延伸拓展,面向部分有能力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计分模式。最终如何进行计分直接影响考核效果及效率,对考核能否真正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计分模式应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计分过程应尽量简单化,分值评定标准明确,避免教师打分产生主观误差,这样既减少了考评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考评效率,又增强了计分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三、实施效果
  
  2006中职年级自采取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给学生增加了竞争压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普遍反映新的教学过程进阶“过关”式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当然,新的考核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全过程考核对教师要求更高,工作量成倍增加。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此考核方法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