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综述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作者:李丽兰




   [摘 要]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一系列交流过程。在课堂交际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非言语交际行为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及其系统调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归纳了国内外的有关论述和成果,并对所在学校的两名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 交际 效果 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2001年2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学则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一系列交流过程。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以其语言行为来传授知识,更以非言语行为传递了大量信息,并表达了对学生的期望、赞许、鼓励、观点等。这种“无声的语言”同样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非言语交际对语言能起到补充、重复、替代等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教师需要学会用非语言交际行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目前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不愿改变,或者不知该怎样改变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这也是造成外语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究竟能对教学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他们的非言语行为是否可以进行系统的调整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参照美国学者库柏关于课堂中非言语交际的功能理论,以及Rosenthal和Jacobson的相关研究,自2008年3月至6月,跟踪调查了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两位英语教师在两个班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深入研究了他们的课堂非言语行为。
  
  二、文献综述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类型。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比较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语的交际”;有的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的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笔者认为,非语言交际是指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分类的方法很多。鲁西和斯基根据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成分将它分为3类,包括手势语言(Sign Language)、动作语言(Action Language)和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纳普(M.Knapp)通过对有关研究和著作的分析,提出应分为7大类:身势动作和体语行为(body motion and kinesic behavior)、身体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体触行为(touching behavior)、副语言(paralanguage)、近体距离(proxemics)、化妆用品(artifacts)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而詹森(Jensen)又在总结有关学者对“无声的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4类:身体动作和姿势(body motion and gestures)、对时间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 time)、对空间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 space)和一般的交际习惯(general habits in communication)。康登(Condon)分得更细、涵盖范围也更广,他列出了24种。我国学者毕继万教授则认为,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为4大类,即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客体语(Object language)、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2.国内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研究得颇多,也比较系统。对它的科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40年代,其中,有四部著作值得特别提及,即1952年伯德惠斯特尔的《体语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Kinesics)、1959年和1966年美国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人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潜在的尺度》(Silent Language,The Hidden Dimension),以及法斯特在1970年出版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过程,也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它生成了人与人之间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因而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美国著名的人类学者霍尔(Hall)对非语言交际手段做了较为系统而又细致的研究。而社会语言学家Hundson则将非语言交际行为划分为三个“潜在方面”,即关系标记、结构标记和内容标记。Condon和Yousef也详细地说明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背景特征,并且还把非语言交际行为分解成24个要点。Child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非语言交际的现象,并著书探讨了非语言行为与教学的关系。
  在课堂非语言行为方面,最著名的一项试验是Rosenthal和Jacobson在1968年所做的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该试验从心理因素及教学模式这两方面分析了Pygmalion effect的成因,并指出了教师的各种非语言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我国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1988年耿二岭先生的《体态语概说》和1999年毕继万先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这两部著作开始了中国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介绍、探讨非语言交际的文章日渐增多,这些文章对我国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调查的试验对象为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位英语教师在两个班的课堂教学情况。在研究他们的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师生关系、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两位教师所教的两个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背景。然后,利用录像分别观察非言语行为在两位教师各自的英语课中出现的频率、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效果等。并在课后组织学生填写问卷调查,包括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师生关系、学生的课堂参与、认知能力的影响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现场访谈,以及时获取反馈情况。在这期间,两位教师都学习了一些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理论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录像反馈与学生反馈,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非言语行为。一个学期后,再随堂听课并录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教师的非语言行为能否影响师生关系、学生的课堂参与及认知能力等。此外,还对学生进行了口语和笔试测试,以检验他们的英语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四、结论
  
  作者利用图表将两位教师各自的非言语行为的使用频率、学生对各自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评价、非言语行为对教学的影响这三个数据,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及横向对比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可以进行调整,课堂非言语行为调整能够改善师生关系、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总之,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该结论与Rosenthal和Jacobson发现的“Pygmalion effects”以及库柏所提出的关于课堂中非言语交际的功能理论是一致的。
  笔者运用多种方法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了研究,为研究英语课堂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途径。但本调查仅局限于一所大学的两名英语教师和小部分学生中,研究中的非言语交际的种类也不全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参考文献:
  [1]Williams,M.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Cooper,P.J.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M].3rd ed,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1988.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郝瑜.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含义[J].延安大学学报,1996,(2).
  [6]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7]马冬,李洋.非语言交际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