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传达

作者:陈晓芸




   [摘 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正是文化信息的跨语言传达,才使人类有了今天的高度文明。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中的文化个性,完成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对源语(source language)的传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内涵 传达
  
  在开放发展的全球化氛围下,社会科学研究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从文学批评到翻译理论,从哲学思考到人类学探索,研究的重心和视角都发生了转移。这种变化体现在素有语言关怀传统的翻译理论领域则表现为“文化热”的兴起。日益加速的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进程给文化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郭建中教授在《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一书中提到了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的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交际理论在翻译上的体现,二是对文化转换的重视动摇了重视语言转换的传统。换言之,因为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不仅已赢得了高度的重视,翻译理论界还正在加强宏观把握,拓展翻译视野,加强翻译工作的文化融合功能。
  据《辞海》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定义角度虽不尽相同,但文化无疑具有极大的涵概性,几乎包容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也不同,因而语言不同,文化起源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也都有很大差异。汉语和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天壤之别,其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也很显著。那么翻译与其说涉及两种语言,不如说涉及的是两种文化。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奈达把语言文化特征分为五类:Econclogy(生态学),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的多面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也是多方面的。语言是文化载体,它反映了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体现着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别,使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联想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坚持文化信息的真实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英语,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翻译进行探讨。
  
  一、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指因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国历史的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尽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词不达意的情况。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历史典故,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开放气息和鲜明的个性,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若要对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比如“龙”字就颇具代表意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至荣至上的色彩,它代表着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龙所引起的联想都是正面意义。我国有关龙的传说及成语都证明了这一点:如“龙的传人、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然而英语中,dragon指的是一条拖着长尾、满身长鳞、口中吐火、有双翼的巨大晰蝎,它是罪恶的象征,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还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西方人对“龙”绝无好感,只把它当作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因此,英汉翻译的时候就要进行适当转换,如人们常说的“亚洲四小龙”,也多倾向于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以使之符合英浯国家的文化习惯。而中国人常提到的“望子成龙”显然就不能直译为“hop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而应依据英美人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差异转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或者“hope one’s children have a bright future”。又如,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万兽之王,意味着勇猛和无敌,所以汉语也常常用虎来表示好的形象,常常与龙连用。比如,生龙活虎,虎踞龙盘等;在英语文化中狮子却被认为是万兽之王,所以英语习语中与狮子有关的很多习语就可以被翻译为汉语中对应的老虎。例如,a lion in the way可以译为“拦路虎”,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可以理解为“置身虎穴”,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可以与“老虎头上搔痒”相对应,a donkey in a lion’s hide可以译为“狐假虎威”,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可以译为“虎头蛇尾”等。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深厚。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负荆请罪”等,如果没有适当的背景参照,外国人就很难明白这些中文典故的含义。如“这叫做负荆请罪”译为:It is called Abjec Apologies,虽未传达原文的民族色彩和语言特色,却基本反映了其内涵意义。可见只要注意了中西文化差异,采取适当译法,还是能够较好地表达原文意义的。
  也有一些词在英、汉语中分别被斌予了不同的联想意义。譬如,柳树的“柳”因与“留”同音,所以在农语中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含义。如李白的“忆秦娥”中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然而willow在英语中却使人联想起悲哀与优愁。有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为证:戴斯德蒙娜唱过一首“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死。
  
  二、地城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较为突出。如中国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春天万物复苏,气候温暖宜人,和煦的“东风”从海洋吹来,给人们带来春的信息,“东风”在汉语里代表了一种美好和希望。与此相反,由于英国的地理位置,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和煦、温暖的西风。“西风”(west wind)在英语中代表的是希望和力量。了解了中西方的这种差异,中国人才能理解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的寓意,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人也才能理解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里“西风”表达的惆帐和忧思的意境。同样,中国的夏天干燥炎热,“赤日炎炎”、“骄阳似火”常用来形容夏天,而英国的夏天却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里就把爱人比作夏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