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淮桂芳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美术基本知识、还是教师引领学生提高美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促成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
  
  教育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创设适合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教育环境。
  1.树立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变以书为本的强迫、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以人为本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要善于营造一个开放、和谐、自由、民主的创新教育环境。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和期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教学过程也应是一个情感培养和交流的过程。美术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美术知识,还要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教育环境,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自由发挥的机会,用启发性和艺术化的语言帮助他们通过自身的感知与体验,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获得审美表象、表达审美感受,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既要善于关注、鼓励和欣赏所有的学生,又要重视其独立性和个性化的培养。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关注个体的理解差异和创新倾向,真诚地做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使他们都能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信心,从而诱发表现欲,激发创新思维,最终提高创新能力。
  4.要善于积极评价和欣赏学生的作品,努力从作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去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实践证明,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励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师的欣赏和肯定,使得学生对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迫为自觉,心情愈加愉快,观察愈加敏锐,想象愈加丰富,思维愈加活跃,创新欲望愈加强烈,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而持久,创新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和关键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就难以形成创新能力,难以创造出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教学规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创新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提升创新能力。
  1.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编选学习材料、选择教学方法、强化启发性和趣味性。例如,学习《傲雪梅花》时,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与梅花有关的图片、咏梅语句,以增进他们对梅花知识的初步了解,以便充满感情地、理性地作画;课中,则播放中国民乐《梅花三弄》等曲目,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创作氛围中,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创作激情,并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从而增强创新意识。
  2.突破定势,发散求异。发散思维是面对问题沿着多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求异,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然而,学前和小学美术教育基本上以临摹或学习简单绘画技巧为主,这种思维定势必然会长期限制和影响学生的思维空间,扼杀其创新思维。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必须使学生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鼓励发散思维,给他们以自由发挥的机会,使其真正进入自由联想的空间,并敢于标新立异。这种能触发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的思维方式,自然会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主动地、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提出与人不同的理解、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
  3.鼓励多方联想,发展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由此思彼,发现事物共同或类似规律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扩充人脑的固有思维,从而大大提高思维广度。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拓展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美术教学中要尽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新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尊重他们观察、表现时的个性差异,启发他们敢想、敢试、努力追求新、奇、特的想法,鼓励学生探求多、巧、活的途径,自由联想,自由创作。
  
  三、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新课标》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师更应根据教育需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实际,参与实践,为获取丰厚的创作“原料”、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创新奠定基础。让他们参与对大自然的体验学习,在家庭、田间和劳动实践中遭遇矛盾时,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并主动参与到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才使创新型人格特征得到更好地塑造。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