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讨

作者:张 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行业成为了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贯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讲求原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方针,并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带来较大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能否有效利用市场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就会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并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最终导致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实际状况相偏离,并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
  2.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严重地弱化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各种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如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赊销政策的制订也要依据顾客的财务状况及以往偿付贷款的信誉情况等,而这些情况主要都源自于各种会计记录。可见,如果会计资料不实,企业的管理者势必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此外,会计诚信缺失还会造成企业的原始记录不健全,从而导致管理基础工作的全面弱化,致使企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财经案例往往都与会计人员做假账有关,大量腐败行为的最终曝光,往往也是从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中找到的凭据。可见,普遍的会计信用缺失现象已成为了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也使在校学习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直接的消极影响,受到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毒害。这样,既不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损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又会殃及会计的相关人员,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1.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①恶意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有关规定,对不同时期报表内的信息进行操纵、调整,致使报表数据失去可靠性和可比性。②通过隐性、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价格粉饰利润。③对于会计准则或制度未作出会计处理规定的特殊业务,而采用显失公允的处理方法。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前提。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利益驱动的低成本是使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的内在原因。会计造假活动之所以如此猖獗,且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就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能取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由此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都可能会因为“业绩突出”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单位职工也可以因为“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还处于买方市场,为占有一席之地,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的行为就屡见发生。正是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因素。
  (3)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的缺陷使会计造假成为可能。现代产权结构模式的两权分离,使得投资者只能授权经营者进行管理,投资者只享有财产的收益权和归属权,而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经营者的汇报来了解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同时,企业的大多数生产经营管理决策,都是由经营者提出并实施的,这就导致投资者的决策权虚空,从而增加了投资者对代理人进行监控的困难。这种资本结构的缺陷,往往会造成投资者与经营者利益关系的不一致,致使在资源使用的过程、效果及在财务的反映上发生非诚信行为。
  (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造假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外部公开处理”。由于经济处罚必须由股东权益来支付,而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责任,这就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不够,造成惩处不到位,并降低了造假成本的现象,最终导致了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5)现行企业业绩的评价机制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诱因。长期以来,国家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仅局限于总产值、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企业价值等几个主要指标,侧重于对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结果的考核,而很少过问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通过哪些过程来取得这些结果的。但同时,又只有在考查这些结果产生的过程时,才能发现指标数据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这时才回过头去关注虚假的会计信息。正是由于过于注重结果,导致了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忽视,导致了企业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6)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一般来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当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与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外部监督则因点多、面广、任务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从而很难保证会计监督的质量。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1.健全信用查询系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库,建立公司、公司法人代表、企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档案,记载和储存会计诚信缺失、会计造假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托,形成包括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查询系统,促使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会计诚信。
  2.双管齐下,对会计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在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上要做到他律与自律结合、激励与约束交融、政治上的褒扬与法律上的惩治并举、经济上的重奖与严罚和业务上的表彰与批评并重,要与时俱进地铸造诚信。同时,还要督促主管部门、企业领导、注册会计师做好本职工作,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监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强化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形成依法办事,自觉守法的习惯。二是要选贤任能,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财政部门应当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会计管理组织。对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员要直管统派,对经济单位实行会计管理和监督。这样,就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他们大胆工作,并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4.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游戏规则。要更好地建设会计诚信,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努力创造诚信的氛围和价值观,并培育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不能以是否“听话”为标准,否则,就会严重地扭曲会计职业。
  因此,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首先选择有诚信的人,对于那些专业技术能力强,但缺少诚信的人应坚决不予聘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诚信示范的作用,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标准具体化、人格化,以增强感染力。此外,还要重视舆论的作用,以净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使会计诚信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