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目标体系构建

作者:曾金强




  
  智能目标主要由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训练完成。智能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或者说是智力与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活动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心理因素。智能目标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基本智力与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岗位群奠定基础。由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而学困生又比较多,因而目前特别要注重认知技能、元认知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思想品德目标主要由“两课”完成。思想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的核心,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培养对一切事物正确的思想观点、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由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而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两课”担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使命。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虽然注重社会规范方面的要求,但与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较少,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
  个性目标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课完成。广义的个性也叫人格,它涵盖了知识、能力、性格、气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许多内容。个性目标结合学科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实践旨在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性格、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完美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职业院校虽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因起步晚、经验不足和专业师资缺乏,学生的性格问题、情感问题以及性心理卫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应当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
  职业指导目标主要由职业指导课完成。职业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提供职业信息和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情感和态度,形成一定的获取就业信息、进行职业选择分析和职业生涯设计、就业和再就业等职业适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5).
  [2]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73.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4]陈国梁,唐慧敏.职业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4):60.
  [5]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5):53-54.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1.
  [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赵新龙,李健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4,(5):177-178.
  [9]李之群.趣味心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0):42-43.
  [11]郅利聪.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8-30.
  [12]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2.
  [13]吴亚林.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169.
  [14]王志新.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9):103.
  作者简介:
  曾金强(1967—),男,广西贵港人,广西贵港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