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以需求为导向拓展高职秘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作者:叶秀兰
以个性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结构
课程是为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而设计的,因此受教育者个性结构发展的需求对课程的发展同样具有制约作
用。
课程的多样化从多种角度看,课程的多样是为了人才发展的多样化。我们从结构上缩小必修课的比重,扩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程的纵向结构上,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缩小国家课程的比重,加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比重,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必修课可以保证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为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方向和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潜能得到比较充分的挖掘。而且,要恰当地确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如果必修课科目所占学习时间太少,会使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降低;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太少,则会影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容易形成千篇一律的课程模式。几年来,秘书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人际关系学》、《涉外秘书》、《会计学》等选修课。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发展,并能较好地解决广东经济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品种”与“小批量”之间的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12个主题,将专业学习过程分为专业意识阶段、专业计划阶段、专业准备阶段,在自我意识与社区认识、专业目标、专业偏见与就业技巧、经济与职业信息、专业开发与发展倾向、职业定位与学业计划等方面,鼓励学生根据个体需要去建立专业目标和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通过专业发展计划,学生将学会如何科学地做出选择,促进未来就业。
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鼓励学生争取“一生多证”随着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争取“一生多证”,即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要拿到多种通用证书(英语三、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普通话等级证、各种竞赛证书等)和职业资格(秘书、公关员、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证书,增强社会竞争能力。近年来,秘书专业毕业生的持“双证”率均在85%以上,今年达到93%。
高职院校要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必须真正树立需求的观念,拓展思路,才会走向成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金陵职业大学.面向社会 紧贴经济 发展高职[OB].中国高职高专网,2004.
[3]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范钦珊.转变教学思想,开阔课程改革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
[5]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9).
作者简介:
叶秀兰(1962—),女,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公共关系学》、《礼仪学》、《CI策划》、《社会调查》、《社会学》方面的教学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