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职院校学生求职的对策

作者:李 海




  摘要:高职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必须重视笔试与面试的环节,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帮助自己找到满意的职业。
  关键词:高职学生;求职;对策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已成为同等重要的事。因此,对高职学生求职进行指导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其作用不容忽视。
  在高职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如性别、专业等,这些客观条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高职毕业生首先应做好求职前的准备,获得面试与笔试的机会。到用人单位去面试的时候,客观条件的缺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笔试与面试的情况是否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求职时获得面试的机会是前提,笔试与面试的结果是关键,面试的过程是核心。
  我们先看一下“乐百氏”的招聘程序。
  第一道程序:对硬性指标如年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相关职业背景、期望待遇水平、选择工作地域等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淘汰,同时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分类。
  第二道程序:将初选的资料传送到相关的用人部门,由用人部门对候选者的具体岗位经历、工作内容、业绩进行筛选,确定面试者,将名单交人力资源部。
  第三道程序:由人力资源部向面试者发出邀约,进行笔试、面试和实操。经过这三个步骤筛选后,确定最终候选人员,人力资源部将会同用人部门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人力资源部门享有建议权,最终录用权属于用人部门。
  通过“乐百氏”的招聘程序反思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的过程,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有超前意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精心制作简历主要应注重下列环节:
  1.内容要突出。简历的真实内容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要突出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实习经历,详细介绍自己的专长、经验、能力、兴趣等,同时要把自己的各种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获得的奖励、承担的社会工作或某些工作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实习实践情况做详细介绍。要突出自己的优势、闪光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过分谦虚与平铺直叙都会妨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全面了解和全面评价,并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而且易失去求职的机会。对那些不重要的自我介绍、感谢的话语要少说甚至不说,大多数单位是不会看重这些内容的。有些毕业生将简历写成了自传,面面俱到,连童年趣事也大肆描述一番,这是毫无益处的。曾经有主管招聘的人士撰文指出,他在每一份简历上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简历的关键是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必须是对方最想要的,另外简历的技术部分要详细一些,要方便面试官全面了解你的能力与经验,让人家有问题可问。简历行文里透漏出来的信息很重要,其中的语言表述、行文方式、层次性、逻辑性、流畅性都能透露出作者的思维特征。
  2.制作要精美。不要使用价廉质粗的纸张,以一页为好,最好不超过两页,如果需要用两页纸完成简历,就要清楚、完整地将你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表达出来,不要压缩版面,字体要便于阅读,要能够在一堆简历中突出你的特点。如果应聘的岗位有英语能力方面的要求,最好同时附上英文简历。要认真检查校对,避免排版、语法错误并保持整洁。
  3.要恰当地根据不同需求制作不同的简历。简历的制作是有些讲究的,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时,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会有不同的考查侧重点。如招聘技术型人才时,会比较注重应聘者的专业成绩,在校是否有过相关作品等;招聘管理型人才时,除了看应聘者的专业和学习成绩外,还会注重其在校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不妨根据不同的应聘岗位准备两份不同特色的简历,因为不同的工作对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清楚应聘的岗位需要什么,然后在简历中告诉用人单位自己符合要求。只有精心设计的简历,没有万能的简历。
  专心投递简历确定好自己的职业取向之后,应圈定自己求职的范围,锁定应聘单位,然后了解哪个单位、哪些岗位需要人,需要什么样的人。投递简历的时候不要盲目乱投,要有针对性。自己不想去的地方最好不投,省得通知你面试的时候犹豫不决,浪费精力和钱财,使对方觉得你不诚恳。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用人标准,有的看能力,有的看研究方向,有的看经验,都是根据单位自身的需求确定应聘标准的。因此,必须在不同的用人单位之间选择符合你的那些单位,然后上网查阅用人单位的资料,资料尽可能详细一些,先通过电子信箱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再打电话询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来往奔波。要不定期地上网查询,看网上的人才招聘启事,不定期地打电话询问,最好半个月问一次,一旦问清楚以后,就要把应聘资料及时地送过去,不能错过任何机会。询问时说话要彬彬有礼,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这也是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
  用心准备面试与笔试搞清楚用人单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定了用人单位哪个岗位需要人以后,还要设法了解应聘单位的历史、择人标准、单位性质、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录用岗位、单位规模和架构、人员组成、发展前景、员工的精神状况、人际关系、管理机制、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等情况,要尽量搜集与该职位有关的资料。所有用人单位都是按照岗位职责和要求进行笔试和面试的,搞清楚应聘的职位以后,要向专业人士请教,最好与其他相似的用人单位的领导或科员(教师)联系,了解应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要求,面试前的这些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修改一下简历。要根据调查得到的聘用单位的背景材料,在笔试和面试之前准备好应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做到知己知彼后再开始行动,谋定而后动,将会使求职道路较为顺畅。
  面试时要善于展现自己的长处成功应聘的关键就是让招聘人感觉到你的价值,不仅要让招聘人感受到你的诚信和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其了解你过硬的基础技术能力、知识与经验。面试之前最好复习一下自己的简历,面试官可能会挑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尤其是和用人单位业务相关的方面。面试时要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不要惊惶失措,要从容,充满自信,将自己最好、最美的一面呈现给面试官。要让面试人感受到你是自信、真诚、友善、技术过硬的人,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自我介绍时应面带微笑,热情地直视对方,回答问题时目光最好对准提问者的额头。如果招聘者已看过你的自荐材料,可以重点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如果对方尚未看过你的自荐材料,应及时送上一份,请他边看边听,加深印象。自我介绍要避免平铺直叙,应围绕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把你经历中的辉煌部分展示给对方,让对方了解你的能力、知识水平、特长优势。在介绍能力和专长时要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可展示各种证书、奖状等让对方信服。应避免过分炫耀与夸夸其谈,可适当提到自己的弱点,诸如阅历浅、经验少等,表明你敢于客观地解剖自己,但应点到为止,过多地说自己的缺点会冲淡你的优点,让人觉得你对自己缺乏信心。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准确、流畅,尽量使用普通话,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把握重点,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应结论在先,表述在后,即先将问题的核心表达清楚,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如果对问题不是很熟悉,最好先停顿片刻,快速组织一下答复的语言。当实在不能答出问题时,可直接告诉面试官你不知道,或作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原因,千万不要沉默不语,也不要不懂装懂,那样往往会弄巧成拙。参加面试时要多再带上一两份简历,有可能会遇到几个面试官只有一份简历的情况,这时候递上自己准备的备份简历,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还要注意一些零碎的事项,比如不要说错或记不住用人单位的名称等等。很多单位在面试完成之后就当场打分,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应聘者对获得该职位的迫切程度。因此,最好在面试结束时阐述自己的迫切要求,陈述自己希望能得到这个职位的想法,过几天后打电话询问面试的结果。面试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成功的偶然性是与平时的准备和锻炼密切相关的。在校期间要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求职成功储备各方面知识。
  认真反思求职的过程找工作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更是一次机会,证明你还存在某种欠缺,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补上这一课,你就会增长一份经验和智慧,距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每次面试之后,要把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足的地方写下来,这对以后的应聘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有句老话:不要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求职的过程可以使自己深刻反思学校生活、学习的得失,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提供有益的宝贵经验。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必须学习工作上的各种业务知识,增加就业的成功率。在校学习期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肯花工夫练好本事,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要有坚实的基础,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要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筹码。大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人的能力而非学历,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才会在求职市场上大显身手。只要路子走得对,工夫下到家,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许多毕业生虽然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有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但在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不够广,实践操作技能差等,这说明学生的知识底蕴还是不够的,应在学习期间加强各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就业结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高教研究,2002,(4).
  [2]徐仁权.大学生择业误区分析[J].江苏高教,2003,(6).
  [3]王寿斌.求职简历不简单[J].教育与职业,2004,(10).
  [4]朱启臻,姚裕群.求职手册[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
  [5]吕一中.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海(1969—),男,江西瑞金人,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