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职化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

作者:梁建军




  摘要: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容易被教师忽视。本文简述了阅读材料设置的指导思想,分析了阅读材料的教学功能,提出了阅读材料的几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阅读材料;教学策略
  
  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化学》(全一册)以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内容的时代性而深受高职师生的欢迎。教材中补充了13篇短小精悍,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阅读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增添了教材的活泼性。全册教材既体现了教材形式的新颖性,同时也为五年制高职化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了一些化学知识、化学常识、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等,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必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和外延,从整体上把握其蕴含的教育因素,发挥其德育功能和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独特作用。
  
  正确理解设置阅读材料的指导思想
  
  要树立正确的阅读材料教学观,教师应先理解阅读材料设置的指导思想、目的和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对问题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观念的形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因而,教师应认真研究阅读材料,充分认识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阅读材料是围绕教材内容的教育主旨,突出教学要点而切入到教材中的。其中有的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化学常识,有的是化学史料,有的是化学学科前沿知识等。教材中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是紧紧扣住有关教材知识而设计的,在教材内容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阅读材料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自己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把所有的知识讲深讲透,也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没有明确目标。教师应围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其涵盖的教学内容和蕴含的教育教学功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阅读材料的教学功能
  
  (一)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
  阅读材料在内容上主要是阐述化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使教科书内容得以铺垫和延伸,突破了教科书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具有开放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以“阅读”这样具有弹性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热化学方程式、有效碰撞、过渡元素等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意识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材料选编的内容大多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很强,文字简练,叙述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信息,通过自我思维、对比、联想提出问题,并与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自学的成就和乐趣。
  阅读材料还大量介绍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应用意识。例如,通过对“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注意饮食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保持人体内的营养平衡,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20%的成分取决于智力因素,80%的成分取决于非智力和其他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例如,通过对半导体、硅酸盐工业简介等材料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通过对诺贝尔、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等材料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的高尚情感,不懈追求的坚强意志;通过介绍科学家们求实、尚理、爱美、创新、存疑等科学精神以及他们诚实、勤奋、认真、自信、谦逊等科学态度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的形成和改善,遏制他们气质中的某些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方面。因此,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极好素材。
  
  阅读材料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指导与阅读反馈相结合
  教材中大部分的阅读材料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本身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但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内容或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结合阅读材料的意图、功能,以及学生的状况适时地指导,如布置阅读作业,提出阅读思考,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讨论,解答阅读疑问,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发展状态。要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还必须重视阅读反馈。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以提问、竞答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目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悦的阅读心理。此外还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编写一些难度适宜,并具有生活、社会、科技气息的试题,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二)材料内涵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如何将部分阅读材料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应深入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例如,“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一节内容的教学就可以结合“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内容进行。教材中首先分析了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最后给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学生学完后对周期律的概念似懂非懂。如果教师能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周期律的发现史,有助于学生对周期律概念的理解,从而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创造条件。
  (三)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在教学中利用阅读材料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进行阅读材料的教学时,还要实现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转变,把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要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步骤,善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简介:
  梁建军(1967—),男,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无机化学与化学史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