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深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于万成 王桂莲
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模块化实践教学中,教师由于受自身的水平限制,往往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较少考虑工艺方面和生产的实际情况。表面上看,学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按企业生产标准要求去检查,则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操作的规范性较差。因此校企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可锻炼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能够真实操作,真正理解生产的含义。我校近年来先后与当地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一是把企业作为我校的实训基地,当学生操作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到企业实训基地跟班顶岗,学习一段时间;二是利用学校设备资源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加工,让学生参与生产。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企业产品的生产有固定的程序和管理,每一个产品都有工艺卡,工人会按照工艺卡的要求去操作。因此,在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引入了工艺卡制度。例如对于数控专业来讲,工艺卡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序和工步的划分、技术标准和要求、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操作的具体步骤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使用工艺卡的教师要提前填写好工艺卡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根据卡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学生编好程序之后,首先应在数控仿真室进行模拟,正确无误后再进行机床操作加工。对于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技能的考核
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之后,学生能力的培养备受重视,因此考核不再局限在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更重视每一个实训项目技能的考核和综合项目的考核。由于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小组中每个人的参与都很重要。我们把一个项目设置几个考核点并结合职业道德考核,考核点是以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为目标,而职业道德则是考核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在表中“小组”这一栏填上小组成员的名字,“考核点”就是该项目的重点,它的设置由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来确定。从表中可以看出重点是过程的考核。每一个项目成绩平均起来就是学生这个模块的成绩,取消了期中和期末考核。
加强模块化实践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在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中,不但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空间。模块化实践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应随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唯有开放,才能尽早获得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才能把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模块内容设置的灵活性。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模块内容应灵活的设置多个层次和方向,这样不同个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自主地、有目的地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模块内容进行学习。第二,模块内容的前瞻性。模块内容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并吐故纳新。模块内容必须引进前沿科技知识,并且把有争议的知识讲给学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通过模块化实践教学改革,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保证了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保证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满足了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