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作者:洪 凯




  摘要:在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缺乏贴近生产一线的教学工作平台和师资,是导致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起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职业培训模式,是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培养模式;“无缝链接”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越来越重要,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制造业现代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以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信息化工程的内容包括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其中生产过程数字化是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求企业的生产劳动者必须熟练掌握数字化装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我国企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奇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我国制造业、信息产业领域就短缺高级技工100万人,200多万人亟待再培训。企业为了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而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仅占教育经费的10%左右;职业教育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角,由于财力上捉襟见肘,教学投入也只能量入为出,实验实训设备等硬件既陈旧又缺乏,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这是造成高级技工缺乏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职业培训教学一线的师资知识结构不合理,多是缺乏实践经验与熟练操作能力的理论型教师,没有条件进一步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层面;不少职业院校吸引不了相应的生源,在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观念中不看重高级技工岗位,也是造成高级应用型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这种窘况严重阻碍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制约紧缺人才培养的“瓶颈”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缺乏现代化的实验实训教学装备,没有与生产一线接轨的工作界面与熟悉该界面实际操作的技能型教师,使得学校的教学模式与工厂生产实践的要求严重脱节,造成“学用两张皮”的现象。职业院校缺少适应生产应用的设备与具有操作技能的师资等软硬件的现状是制约紧缺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一般开设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学校都有基本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可以开设常规电子、电工实验,但缺少企业急需的PLC、变频器控制、传感器检测等实验实训设备,更缺乏与生产直接关联的在线检测、综合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另外,针对实际操作的师资培训也有很大困难,没有特定的设备,教师自然也无法进行模拟和仿真层面的教学与训练。
  缺少相当水平的培训师资,没有先进的实训设备与严格的教学培训计划,要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在校学生只能按照学校现有的设备和教学计划培养,势必造成课程陈旧、培训内容滞后,毕业生缺乏企业急需的技能、适应岗位较慢、不受企业欢迎的局面。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社会声誉低下,必然导致学校不能招收到更多的学生,发展缺乏后劲。同时企业因不能得到急需的技能人才,也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很多职业院校目前就处在这样一种既无“巧妇”又无“米”的难堪局面。
  
  从人才培训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途径
  
  一要意识先行,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和严重性,采取政策激励措施,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职教培训模式,大力推广切实可行的典型示范,才能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好“四大工程”,即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决定号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抓好“四项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实行弹性学制,推广“订单式”培养;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深化产学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与合作办学。
  各级政府要依法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国家科技、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共同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制定建设性的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应把技能人才的培训纳入“科技兴企”的重要议事日程,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良好的机遇。
  针对我国急需大量应用技术人才,而职业院校存在资金、设备、师资困难的现状,政府应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市场运作的激励作用,为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级技能型人才创造宽松的条件,提供优质的服务。要介绍和引进国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具有成功经验的先进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技能人才培养。
  二要抓住技能人才紧缺这一社会需求,在技术和设备的“瓶颈”上突破,通过技术开发,建设智能培训系统,解决培训环节的困难,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换。
  要以地方政府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确定职业学校参与,引导企业提前介入,按市场运作机制整合科技、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几方面的优势,联合创建社会化、市场化、大众化的实验实训教学公共平台,建立经济联合体,为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岗前、岗位培训,构建终身职业教育模式。要通过提供先进的训练模式和现代化的设备,规范有序地培养高级技工,保证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顺利实施。如通过科技教育和劳动部门组织高校、企业界的技术专家论证,开发与企业生产一线紧密衔接并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实验(培训)教学系统作为硬装备,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培训的要求,将专业培训项目与课题结合在一起,与工厂的生产实际较好地接轨,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通过操作、模拟、仿真不同层面的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学培训的效率与质量。要不断开发具有行业特点、与工种相结合的仿真软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模块。软件与硬件密切结合,培训与就业“无缝链接”,将资源整合后向社会提供服务,达到充实教学内容与强化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目的。在现有条件下,职业院校可通过对校企合作开发的实习实训操作平台的综合利用和再开发,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更新课程内容,直接培训学生和其他社会受训者,解决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使学校和企业成为培训新模式的实施者和受益者,达到双赢。
  
  智能培训新模式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激励和科研单位、企业的投入,专门为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出既适合企业员工培训又适合学校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集成软件和硬件设备,这是一举多得的举措。学校可以用比较少的投入得到针对生产一线技术需求的培训设备,以及适应实习教学的系统的智能化仿真软件,专用设备能够紧扣企业需求,技术含量高,可同时满足学校更新教学内容和培训技能的要求。通过定期安排教师轮训,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使办学的软硬件条件得以改善。
  其次,要参与职业培训,拓宽办学渠道,教学、培训与实践三结合基地的建设更加具有实效,利用智能公共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操作与动手能力培养的环境,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学生通过培训,可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竞争优势。
  再次,新模式将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与校际合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利益共享,节约成本,同时可为学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支持可提高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的信任度高,培训生源就会有更大的保障。对企业人员的职后培训与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可为政府与企业分忧解难,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最后,任何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智能型公共平台培训新模式也存在着一系列需要协调的问题。比如联合体的经济运作管理模式、设备的充分利用与二次开发、专用培训教材的开发、实习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以及师资培训工作等问题,均需要统筹考虑,全面安排,方能充分发挥其效力。
  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是解决制造业高级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探索创新有效的职教培训运作模式与手段是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重要任务,只有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与充实职教培训模式和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培训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目的。
  
  作者简介:
  洪凯(1966—),男,湖北蕲春人,东南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