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如何提高卫校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效果

作者:蒋晓艳




  摘要:《医学统计学》一直是医学教育中教与学的难题。笔者从上好导论课、注重概念、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卫校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卫校学生;《医学统计学》;案例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广泛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卫校学生普遍感到《医学统计学》难学,因为它不像医学知识那样的具体直观,不是中学基础学科的延伸,既与医学知识密切联系,又涉及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及繁杂的计算,且内容较为抽象,教学课时数又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效果,使学生树立起统计思维观念、掌握统计推理技能,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上好导论课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医学统计学》的重要地位已经显现出来,国家也将其定为卫校学生的必修课。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导论课是学生认识《医学统计学》的第一课,对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培养极为重要。现代卫校学生应借助统计分析,透过偶然现象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性。举出在以往被认为有效的“鸡血疗法”、“甩手疗法”等等,在掌握了卫生统计学知识后,仅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就可正确判断其是否有效,使学生充分认识《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在上导论课时,不妨提出以下问题:一家有两个小孩,已知一个是女孩,另一个也是女孩的可能性多大?癌症病人不做手术或做术后能生存多久?新药的用量、用法如何?疗效怎样判定?吸烟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当提出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踊跃地探究答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注重概念,深入浅出
  
  由于《医学统计学》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在讲解时,尽可能地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各种统计方法时,注重讲解它们的基本思想、适用条件、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真正理清各统计方法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样本与总体的概念时,可联系实际、举例讲解。以水质检验为例,从井水或河水中采的水样,临床化验中从病人身上采的血液或其他活体组织标本,是样本;而整个一口井或一条河的某一段所有的水、某病人全身所有的血液或某个组织器官,则是总体。这类总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另有些总体却是假想的,只是理论上存在的一个范围。例如试验某一治疗流感新药的疗效,最初接受治疗的一批流感患者,不论数量多少,都只是一个样本。若该药疗效得到肯定,从而加以推广,那么此后凡在相同条件下接受该药治疗的流感患者,都属于这个总体。但当初试用时,这个总体还尚未存在。
  
  (三)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大量引进案例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若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实际事件中,通过分组讨论、个人分析或集体辩论等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达到理解理论、运用方法之目的[1]。如举出在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药物或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让学生讨论应选用何种检验方法。若只比较两种药物(或疗效)的有效率,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选用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给予肯定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疗效的考核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又如何进行假设检验?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选用行乘列表的X2检验。这种误用在医学论文中并不少见。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要正确地解决这类问题,不能仅靠单一的知识点,必须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判断资料的类型,才能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这种实例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考核方法学生的成绩往往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讨论,在大胆发言的过程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应大大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并在考试题量分配上,减少主观题,增加客观题,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的选取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要编写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好教材,应努力提倡一线教师从实际工作出发,以问题、课题为主线,编制校本教材,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软件的应用,使许多必须通过大量繁杂计算的统计方法得以轻松地实现[2]。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将所学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除了少量的挂图和教师自制的教具外,教师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再也找不到传输信息的媒体。这种教学方式显得单调。相反,现代远程教学就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将课程内容经过计算机软件加工整理,用文字、表格、图像、声音和动画等表示出来,经过网络传输,通过多媒体教室实现知识的再现,使课程内容受到学生的喜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于医学统计的实验课,在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后,可以购买一些统计学的软件(如SPSS医学统计软件包)来进行讲授,既可以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用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四)比较教学效果
  
  对我校同年级两个医学检验班的全体学生分别采用上述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过程如下:
  对象随机抽取本校同年级的检验3班与检验4班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检验3班作为实验班(学生52名),检验4班作为对照班(学生50名)。两个班学生入校时的中考总分平均值、性别、年龄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实验班采用新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个班的教学计划、授课时数和授课教师均相同。期末考试按教学大纲要求命题,实行教考分离,两个班用同一试卷,考试结束后两个班的试卷混合在一起,并且进行密封式评卷。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其差异;优良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成绩比较: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84.13±7.24)分,对照班为(79.25±10.18)分,两班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7,P<0.01),可以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有显著性差别;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优良率比较,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良。实验班的优良率51.92%,对照班为30.00%,实验班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班(x2=4.15,P<0.05),可以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别。
  
  参考文献:
  [1]任景霞.对中专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初探[J].右江医学,2005,33(1):89-90.
  [2]倪宗赞.卫生统计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管红云、刘治民、陈青山.多媒体与SPSS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