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我国高职学制改革之探索
作者:南 楠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养
《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并将在两至三年内落实到位”。高职学制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共同关注并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所两年制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涉及机电一体化、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笔者称其为“三改二”)已成为趋势,这无疑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三改二”面临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年为主的学制已经延续了20多年,并已形成了三年学制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高职的许多问题都是在这种学制下思考和解决的。因此,将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对高职观念上和工作上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也是必然的,主要有:(1)二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定位,发展方向如何。(2)高职学制缩短,必须重新构建新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从而必然引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的改革,考核标准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3)学制缩短会导致一些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趋于高度集中,出现“教学高峰”,这就对原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实训场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4)培养周期缩短,毕业生大量增加,而用人单位对两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认可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势必会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须找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招生——培养——就业的最佳运作方案。
如何应对“三改二”挑战
“三改二”的推行是对高职院校的一场挑战,要积极地迎接这个挑战,而不能因为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心中存有种种疑虑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三改二”涉及许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和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应对。总的来说,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是:立足创新、主动适应,积极试点、慎重推行,“三、二”并举、对比实验,按需定向、搞出特色。具体办法和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培养目标,找准学校定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把握,应当在对高技能人才认识的基础上拓展与下移。所谓拓展,是指结合国情,以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向技术型与技能型“重叠带”人才的培养方向延伸;所谓下移,是指要眼睛向下,保证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岗位是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岗位,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对于高职院校的定位,应按照高校分类与人才培养体系两个维度来思考,即一个维度按“教学型学院——研究型大学”框架构建,有利于学校安于定位,办出水平;另一维度按“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构建,有利于导向明确,办出特色。显然,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应定位在“教学型与应用型”的交点上,这正对应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SICED)中的5B类教育。
鉴于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笔者认为,应当牢固地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两年制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必须完全跳出传统模式的老框框,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采用最实用、最精炼、较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应与职业岗位资格认证体系相融合;应对学生实施“双证制”;要改革现行考试制度,实行新的考试办法。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在两年的有限时间内,教学安排必须按照突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加以调整,重组和整合理论课程,有选择地精选理论课的内容,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加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学分的比重上,必须改变以理论课学分为主的安排,实践教学和获取证书要占较多的学分,素质教育也要有相应的学分;在对学生的考核上,要改变以理论课考核为主的传统做法,每学期要有专业技能的考核项目;在时间分配上,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40%~50%之间;在具体安排上,大致可按“1+0.5+0.5”三阶段模式进行,即第一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以技能要求和获取证书为目标,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第四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两年学习的始终。
以数控专业为例,教学安排可采用1.5+0.5的方式,两年的实际教学时间为72周,理论教学总时数为900学时左右,实践教学总时数为1000学时,其比例大体为1∶1。前三个学期进行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安排岗位实训和企业实习,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技能鉴定,获得数控中级工的证书。
在设计培养计划时,要对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技能及“双证书”教育进行充分研究和大胆改革。(1)公共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公共文化基础课一般包括“两课”、体育、外语、数理化和计算机基础等,改革要从提高素质与基本技能的要求出发,结合专业的实际要求加以确定。比如,数理化课程各专业要求不同,可不作统一要求,上与不上、内容的取舍、学时的多少可根据专业需要而定;“两课”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必须开设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两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对“两课”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学时可以适当减少。(2)确定核心课程,强化核心理论。课程设置要以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与合理排序。例如,在汽车运行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将原来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与汽车构造等课程中的内容整合为“汽车技术基础(I)”,将原来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课程中的电路部分等内容整合为“汽车技术基础(II)”。课程的整合应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认知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3)确定核心技能,实施“双证书”制度。高技能人才必须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必要技能,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要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进行相应的培训与考核,要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优化教学过程
在现有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取得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合作关系,采用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要主动深入企业,或者将企业人士请进学校,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起敲定“订单”,力求使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与企业要求实现“零距离”;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应提高两年制试点专业的实训装备水平;要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厂校合作共建、区域资源共享的数控技术等专业的高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双师型”师资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师资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远跟不上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实践经验表明,对于直接从普通高校来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可采用与企业签订挂职锻炼协议的办法加以培养,但比较成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是结合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由教师亲自进行高级教学仪器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的柔性课题研究。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专业带头人应产生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之上,专业带头人应素质更高,层次更高,因此培养难度更大。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应要求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动参加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勇,华坚,谈兴华.高职学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J].职教通讯,2004,(09).
[2]姒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0,(2).
[3]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样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