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作者:缪宁陵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对于每一位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周围的环境是新鲜和陌生的,他们对所学的专业还没有系统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中学也有很大的不同,管理也是相对宽松的。此时,他们最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使自己在大学三年里,通过分阶段目标的完成,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学业生涯规划概述
生涯规划是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从而确定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对实现目标做出科学的预测与安排的过程。学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学生而言,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在校学习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
学业生涯有以下几个特点:(1)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业生涯也是如此。学业生涯是学生依据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自我实现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学习历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业生涯,也许某些学生的学业生涯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实质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2)发展性。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学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会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学生也会因此而不断地成长。(3)综合性。学业生涯以学生角色的发展为主轴,也包括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角色,如公民、子女等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各种角色。
制定学业生涯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可行性原则。学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学生的实际作出的,所谓可行性,就是指制定出来的学业生涯规划应切实可行,具有现实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每个阶段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应力求科学、合理,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2)可调节原则。学业生涯规划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应该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与学生个体主观条件的变化随时修正,比如在阶段性目标上,可以根据进展的程度,酌情提高目标或降低目标。(3)最优化原则。应力求做到身心和谐,使个人的性格、兴趣、知识和能力等与目标和谐统一,实现优化组合。(4)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学业生涯规划既要反映学生发展的共性问题,又要满足学生各种需求,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学生的先天禀赋和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高职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学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要让学生从进入校门就开始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这三年内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涉及方方面面,要不断地督促学生挑战自己,明确学习生活的目标,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确定发展目标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众多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选择往往不知所措,一部分学生目标模糊,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目标多变,今天觉得“专升本”有出路,明天又想多学点技能找工作,到头来目标都没有实现。因此,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与关键是做好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估。要从兴趣、特长、性格、能力、道德水准、自我评估等方面深入了解自我,分析自己适合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最想做什么以及自己有哪些性格弱点,然后确定发展目标。只有在充分认识、分析自己的基础上确定的发展目标才是科学的、可行的。既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使学习达不到一定的紧张度,影响成就感的获得,也不能把目标定得过高,力所不能及,导致挫折感与自卑感的增强。
学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整体素质上有一定的差异,高职学生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较多,各门学科成绩不平衡的也较多。他们有远大理想,有较高的期望值,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不少人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制定好学业生涯规划,学生能清楚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接下来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业生涯规划相当于一个约束与激励机制,由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组成,能指引学生前进。学生在达到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会看到自己明显的进步,成就感的获得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实现下一个阶段性目标。
学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新生渡过适应期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教师采用“填鸭式”教育方式,点点滴滴,面面俱到,学生的听课、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都由教师亲自安排,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进入高职后,教学方式比较灵活自由,教师讲课抽象阐述较多,提纲挈领,一般只讲授重点难点、思路与关键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学理解完成学习,因此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同时,学生在考入高职后,会产生放松的心理,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很多学生会放松学习,产生迷惘感和盲目感,生活与学习环境改变了,他们需要时间重新适应新的生活与学习模式。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新生缩短适应时间,尽早开始有目标、有计划的大学生活。
高职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
根据高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的不同,可将其学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第一阶段:大学一年级,适应新环境,正确评估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中,可将上半学期作为适应期,在下半学期打好坚实的基础。新生入学后,由于学习方法、环境等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所以在这一阶段应在充分认识自己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三年学习的目标。学校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为学生讲解高职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手段、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情况等,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的需要、专业的需要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尽快熟悉环境,结交朋友,认识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尽快实现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摆脱中学形成的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观念,培养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导,接受型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宽泛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并培养自学能力。学校在这个时期应开设思维教育课程、文化教育课程和技术教育课程,学生应主动学习计算机、英语等基本技能知识,并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自己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更强的社会责任心。
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努力拼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锻炼社会交往等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这个阶段,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应根据高职的特点,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可以在业余时间寻找兼职工作的机会,尽可能结合具体实践活动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更有利于融入社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成功的原因,保持优势;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改进。
在这个阶段,高职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与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基础知识在这个阶段应继续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努力拓展,并应注意随时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前沿状况。
第三阶段:大学三年级,多参与实习、实践,培养就业能力。
由于高职的性质和学制的特点,高职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要到企业实习,所以在这个时期,主要培养的是就业的能力与技能,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作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的岗位职责与规范。实习是一次完全接触社会的好机会,可以预演毕业后走上社会时角色的转变,了解学校对学生与单位对员工要求的区别。
另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总结、体会、探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缪宁陵(197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