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职院校:营销理念与院校定位

作者:其日格夫




  摘要:在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型过程中,高职教育的核心载体——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市场求发展,用现代营销理念引导院校的运行。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营销机会,合理地进行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科学地进行市场定位,提高高职院校在市场中的经营水平,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理念;院校定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计划培养向市场调节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而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
  要实现上述转变,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市场求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院校的经营管理。要用营销的理念指导院校的运行,科学合理地进行院校的定位,提高高职院校在市场中的经营水平,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用营销理念引导高职院校的运行
  
  市场营销理念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与社会的关系的态度、思想和观念。市场营销理念可以促使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多的服务、更大的满足,从而吸引更多的需求,赢得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不仅仅是一个公司部门的工作,营销更是一个有条理的、深思熟虑的思考和市场策划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适用于商品和服务,更是可以贯彻到任何事物中(如创意、事件、组织、地区、个性),它们都可以用来销售;这一过程开始于对市场进行调研,理解该市场的动力机制,确定机会,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这一过程包括市场细分,选择本公司能以最优方式使之满意者作为目标市场,包括制定出全面的战略并定义具体的营销组合和行动计划,它还包括执行计划,评价结果并进行改进工作。”
  据此来看,市场营销不是单一的产品推销行为,而是一个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行为系统。这个行为系统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开发、营销决策、定价策略、公共关系、广告宣传、组织销售、售后服务、销售渠道与网络建设等具体环节。
  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产品属性、功能与任务、目标体系与效益评价,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营销理念管理学校,经营学校。
  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需要有本质的转变,必须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一切工作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要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开展营销调研,及时掌握社会职业及岗位信息、考生与家长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分析、选择与发掘人才市场的营销机会,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实现学校的任务和目标。(1)要以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预测为前提,确立以当地所需高职人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2)要以社会职业岗位为对象进行专业设置与更新,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未来职业岗位的发展与变动趋向所带来的潜在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3)要以学以致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打造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能力、职业情商、业务技能。(4)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拓展教育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努力为学生打开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5)要塑造“双师型”专业师资群体,完善实验、实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双证”毕业制度,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对接。
  
  分析评估环境,挖掘高职院校的营销机会
  
  高职院校要善于分析和评估哪些是环境机会,从而确立本校的营销机会。营销机会是对学校的营销活动具有吸引力的,能享有竞争优势、获得差别利益的环境机会。劳动力市场上的环境机会是否能成为本校的营销机会,要看其是否适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教学资源,是否能使学校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差别利益。例如,现代物流业成为青岛市的支柱产业后,物流从业人员势必短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市的多家物流企业联合创办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实际,贴近企业,实习基地也自然形成。因此毕业生就业有保障,生源爆满,取得了竞争优势,获得了差别利益的环境机会。
  寻找、分析与评价市场机会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首要步骤。高职院校必须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充分进行营销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发现市场机会,做好院校发展的战略设计。在发现和选择了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后,还要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策划。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构成了目标市场营销的全过程。
  
  合理有效地进行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按照不同的需求特征将顾客分成若干消费群,在市场营销学上称为市场细分。顾客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内在依据,企业的资源限制和有效的市场竞争是市场细分的外在强制条件。任何一个组织,不可能满足市场所有的需求与爱好,只有选择其中某一部分需求与爱好加以满足。高职教育生源按招生对象不同分为普通高职生、对口高职生、学历文凭教育考生、成人考生,按接受教育的需求性质不同分为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按接受教育的需求层次不同分为大专与本科(目前大部分为大专层次),按接受教育的需求内容不同则划分为各种专业。
  在我国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下,高职院校面对的是多重市场。首先,就高职院校运行的实际情况看,要面对生源市场。有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高职院校平均在校生约为3000人,在单位培养成本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只能扩大招生,否则便难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质量。其次,高职院校要维系学校的再运行(再生产),必须保证学校的产出品——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因此必须面对就业市场。理想的就业率是决定高职教育消费者货币选票走向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也是高职院校维持正常运行与良性周转的先决条件。
  在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上,高职院校的身份都是营销者,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积极主动地解决这两个市场客观存在的多维需求问题。如生源市场上学生与家长以就业或升学为特征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上的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面对这些需求,一所高职院校显然难以为所有高职教育的细分市场提供最佳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地选择细分变量,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并根据院校的目标与资源,集中力量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服务。
  市场细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有多种策略,如无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等等。每种目标市场策略各有利弊,高职院校应根据各类细分市场的有效程度与吸引力状况,结合本院校的资源构成确定目标市场策略并选定目标市场。
  
  科学地进行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学概念,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取得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使顾客明显感觉与认识到这种差别优势,确定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适当位置并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市场定位意味着高职院校在目标市场上要使自己的产品占据一个明确的、与众不同的和有吸引力的地位,树立一定的“产品”形象和学校形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学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从各方面赋予“院校产品”一定的特色,创立独特的鲜明个性,树立“院校产品”的市场形象,满足高职教育面对的多维市场的需求偏好,以求在高职教育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稳定的认知与特殊的偏爱,从而占据更多的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份额,增强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