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培养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漫谈

作者:李克重




  摘要:要使会计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学会从多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会计教学;引导;学习兴趣
  
  调动起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是会计专业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引“趣”常识告诉我们:越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越容易引起注意,引发了解、钻研的愿望。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搜集、整理那些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把他们充实到教学中去。譬如,在讲解流动资产时,可适当介绍一些关于股票、债券、基金以及它们与会计核算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在介绍无形资产时,可介绍一些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相关知识。又如,在介绍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有关内容后,可随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和登记一些空白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会有兴趣去做。再如,在学生学完会计理论课后,可及时组织学生参加会计模拟实习,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是非常欢迎这种实践机会的。
  劝“学”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就会越勤奋。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教师就要始终结合当前的就业市场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学中,适时宣传《会计法》中有关内容,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也要始终强调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另外,也可请往届毕业生来校给学生谈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事会计工作是大有作为的,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质“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人能产生活跃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提出疑问,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并尽量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介绍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会计原则后,可通过举例,以企业某种费用(如借款利息或报刊订阅费等),让学生用这两种原则分别计算一下在一个季度内各月应确认多少费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理解了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这类问题都能自己解决,这样比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上的疑问一般应由教师提出,但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学生能提出疑问,说明学生在思考,应积极鼓励,并逐步做到由教师直接解答过渡为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解答,这样就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排“难”在学习中,“疑”和“难”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疑往往就有难,而思维又喜欢同疑难问题同行,无“难”也就用不着思考,就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学中在启发学生生“疑”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排“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越俎代庖。譬如,学生在开始学习会计时,最感棘手的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这时需要教师反复强调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含义,以及在具体运用记账规则登记会计事项时要分三步走:第一,确定会计事项的类型;第二,确定应记入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第三,确定应记入相关科目的借方还是贷方。如果学生能在理解记账规则的基础上掌握这三个步骤,那么,他们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就会有规律可循,不会感到太难了。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排“难”犹如帮助学生解“包袱”,首先要让学生对“包袱”里是什么感兴趣,产生解“包袱”的愿望,然后引导学生一层一层的解(启发思路和方法)。由学生动手解,教师在旁边点拨是最理想的,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很重要,因为久思不得其解会影响学生钻研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的进度。所以,在排“难”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应“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方式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变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练习与讲评、综合应用、模拟实习等,不断给学生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即使教授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的教学中,也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理解程度,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而不能千篇一律地照常进行。在教学中,还应经常提醒学生,会计制度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因此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应增加自学内容和练习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求“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活动,为今后工作中施展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要引导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先行一步,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要先学好再教授,自己的知识要随着新知识的出现而不断增加,犹如水涨船高。教师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又使自己不断进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