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职教育:面向企业还是面向学生
作者:朱世国 宫拼物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
高职教育是一个交叉概念,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具有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专业性强、结构复杂、职能广泛等特点。其次,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高职教育与一般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其培养的人才不是从事理论研究和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型人才,而是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适应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在她的《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是这样给职业教育下定义的:“什么是职业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训练职业能力,谓之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就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是一种具有“职业针对性”的教育。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学者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其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并提出很多新颖的观点,例如面向社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等。所谓“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主动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方面的调整,来适应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型、工艺型、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是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安排正在被“2+1”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训)、企业“菜单”方式(即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配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组合方法(即调整部分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增加技术基础课程,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等所取代。
二是推行毕业设计、岗位训练与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以往的毕业设计环节正逐渐被毕业设计、岗前训练与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三合一”方式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企业中去进行,同时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将其作为企业用人的考察过程。
三是从“双证”培养入手,为企业搭建培养所需人才的桥梁等等。
从这些改革措施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正逐步贴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式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但是,在教学改革中,很容易走进误区,走向极端,将以面向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等同于面向企业,认为面向需求,就是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其对学生的要求,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教学改革很容易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
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充分体现面向需求的教学改革,在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时,专门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教学计划进行答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其出发点完全正确,但结果是令人尴尬的。企业老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作为一线技术人员,这些技能在学生进入企业后都能很快掌握;他们真正关注的是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他们要求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考虑,这个结果完全违背了学校的初衷。
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很多专家提出“理论知识够用”的口号,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为了体现这一原则,大刀阔斧地删减了很多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国际贸易专业删减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结果该专业的学生不懂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对此我们不禁彷徨:我们的学校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呢?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根基是不能动摇的,那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应该完全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为出发点。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无论是考虑市场需求还是考虑职业素质,学校教育应该负责的对象是学生,而不应该是向企业负责,向需求负责。即使是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胜任工作,创造价值,这是“面向学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面向学生,对学生负责,高职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是简单的一线工人,而是具备一定文化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技能的掌握虽是学校培养的重点之一,但诚如企业老总所说的那样,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通过在岗实训可以很快掌握。学校一味地强调企业的要求,简单地认为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然而社会在发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今天使用的技术明天也许就会淘汰,今天能够工作的岗位明天也许就不复存在,那么我们的学生明天该怎么办?因此,面向学生,高职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成长潜力,这才是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之所在。
美国的通识教育家哈钦斯认为:教育目的并不是人力(Man Power)的形成,而是全人(Man Hood)的发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鄙视“为谋生而学习”的动机,他认为“这会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他强调:“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如此说来,职业教育应该是完整的人的教育,高职教育更应该体现人的教育,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
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不应简单地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而应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面向学生,对学生负责,除了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将来的成长潜力。
参考文献:
[1]朱国苗.推进我国职教发展的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5,(1).
[2]李艳霞.职业教育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2).
[3]方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