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作者:刘国皇




  摘要: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技能培养涉及语言文字、计算机运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内容。为保证培养的质量与效益,实现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师院校必须对技能培养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职业技能;强化训练
  
  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指就读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与胜任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从概念中可知,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师范专业学生
  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是高师院校师范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作为开发人的智力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师范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指出,要重组师范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提升师范教育重心,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范教育要从三级师范逐步向二级师范过渡。可见,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大力发展高师院校师范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教育师资的客观要求。
  是培养新型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合格教师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高师院校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能手,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能够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具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要成为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在大学阶段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提高师范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重要性与突出师范特点、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然性。
  是迎接新课程改革挑战的现实要求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适应问题。教师的适应问题又与教师的教育素质、学科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教育素质主要体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师范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其系统地掌握教师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挑战。
  是提升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带来了压力。作为“准教师”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被用人单位接受与聘用,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可见,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是提升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强化师范专业学生
  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
  
  语言文字技能一是应具备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学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外语专业的师范学生还必须具备外语口语能力,具有较强的朗读、演讲与口语表达能力,力求做到清晰、准确、得体、科学、简明、生动,要掌握教育教学与交谈的语言表达特点。二是应具备规范正确的书写能力,必须能够运用钢笔、粉笔、毛笔等书写工具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或外语,也就是要练好“三笔字”。
  计算机运用技能在当今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已不是教育技术与资源问题,而是教师素质问题。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已成为21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教师应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操作与运用能力,师范专业学生只有强化计算机技能训练,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与运用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利地利用计算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教学工作技能一是备课的技能,如分析和处理教材、教参的技能,制定教学目标的技能,选择教学方法的技能,设计教学过程的技能等;二是上课的技能,如组织教学的技能,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的技能,讲授新课和巩固新课的技能,提问和点评的技能,运用“教学机智”的技能,实物演示的技能,口语的技能,板书板画的技能,操作教学媒体的技能等;三是辅导的技能,如复习辅导的技能,教学测评的技能,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的技能等。
  班主任工作技能一是集体教育的技能,如了解班级情况的技能,管理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的技能,组织团队活动的技能,开展主题班会的技能等;二是个别教育的技能,如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化的技能,个别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技能等;三是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技能,如与任课教师、领导或其他班主任沟通的技能,召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家访、电访、网访或信访的技能,向社会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的技能,介绍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具体要求的技能等;四是总结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操行评价的技能,如制定、实施、检查和调整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技能,总结班主任工作情况的技能,评价学生操行、撰写评语的技能等。
  其他重要工作技能如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教研技能(如课题申报、实验研究、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技能)等。对于21世纪的新型教师来说,这些技能是不可缺少的,师范专业学生只有强化这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强化师范专业学生
  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思考
  
  要明确与确定技能培养目标体系高师院校要根据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经费支持与组织保证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划,形成明确、科学的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体系,以保证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健全与完善技能培养制度建设要确保师范专业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强化训练,高师院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相关制度,同时,应制定一系列内容具体、标准统一、便于操作、执行有效的技能培训的量化标准与实施细则。应规定在教育实习开始之前,未参加技能培训者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教育实习;在毕业前未完成规定的相关技能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毕业时将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要重视与加强技能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关键因素在于高师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高师院校主要担负师范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重任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相对薄弱的状况,如教师的学历偏低、学位偏低、职称偏低、师生比例偏低等等。因此,要保证技能培训的质量,高师院校必须根据师范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师资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整合等手段和途径,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还必须针对师范专业的学科特点,完善教师评价与考核制度。
  要改革与探索技能培养实践模式高师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技能培养实践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建立完善的培养模式与体系。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技能培养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基础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生产劳动、英语和计算机实践等;二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以及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等;三是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文体实践活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与创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是创新实践环节,包括课外科技立项、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学术科研论文等。从学科专业建设的角度,应加强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等课程建设。此外,应继续加强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实习模式、学生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并应力争有所突破。
  要健全与保障技能培养组织与经费高师院校应专门成立领导班子,安排专人负责,并通过建立健全校、院、系等各级组织保证技能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应根据技能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项教学经费,用于教师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只有健全与完善了组织机构,得到充分的经费保障,才能使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要统筹与理顺技能培养几个关系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许多师范院校也开始向综合性、开放性、学术性的办学方向前进。高师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综合性与师范性的关系。综合性可以体现优势,如教育资源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生源优势等,师范性则可以体现特色,是高师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和主要方向。二是开放性与专门性的关系。开放性有利于拓宽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专门性则有利于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要条件。三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学术性主要体现在高师院校的教育科研上,职业性则体现出师范专业学生职业的特定性。只有处理好以上关系,才能更好地为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服务与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军海.师范生职业技能教育浅论[J].天水师专学报,2000,(l).
  [2]起航.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N].湖州师范学院报,2000-01-06.
  [3]莫金河.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l).
  作者简介:
  刘国皇(1975—),男,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