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化工检测仪表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轶卿 李丽娟




  摘要:针对目前化工检测仪表教学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改进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改进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检测仪表;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化工测量仪表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随着化工生产向着大规模、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检测技术与测量仪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更精确、更快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多。如何在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改进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任课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们针对该课程课时较少、教学内容较多等矛盾,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如下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化工检测仪表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新知识层出不穷的课程。但以往的教学中对理论基础的教学过于看重,使得本课程的教学或多或少地有些脱离实际,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我们首先从提高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感性认识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制作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增加了大量的仪表图片。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开发网络教学的第二课堂目前,Internet技术迅速发展,为适应本课程新型仪表更新较快的特点,我们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在Internet上开设了第二课堂,专门分类介绍一些新型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适用环境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提高其创新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利用好课堂时间是本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优化,从中提炼出基础知识、仪表组成、原理分析、故障原因与排除等部分,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学部分。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前,用10~15分钟将本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又使学生课后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还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而对那些学生自学能掌握的内容,则采用学生课后自学,分组讨论,课堂讲解,教师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学会抓住本质,举一反三。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此我们针对本课程实验课时较少的情况,将实验教学分为演示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
  演示实验根据其特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主要针对一些实际的新型仪表,介绍其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性能指标等内容,必要时可以由教师对这些新型仪表进行分解,提高学生对新型仪表的感性认识。另外,教师每年应主动与实验室管理部门联系,督促其有计划的购置一些新型仪表,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分析。
  综合实验主要是由学生动手的实验,实验内容设计要合理充实,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实验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充分理解与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由于实验课时较少,不宜单独开设一些实验,如误差分析实验等,由于其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兴趣不强,并且与物理课程实验中一些实验重复。改革时,我们将其与温度测量实验相结合,将热电偶、热电阻测温、误差分析、显示仪表等实验内容作为一个综合实验来进行,既节约了课时,又使学生对误差分析等基础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着显著区别。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本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改变了过去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判手段。课程结束后,考试前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总结报告和一篇调研报告。总结报告主要是让学生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从中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理解与掌握情况;调研报告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新型仪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还要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情况,以便对下一学年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反馈结果的收集可以有很多方式,如问卷式、网络调查等。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化工测量仪表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总结,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与以往相比获得了一定改善。这些成果与师生之间的相互支持、理解与信任是分不开的。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提倡平等,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与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然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不断根据本学科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教学大纲、教材进行改进,使本课程的教学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忠.仪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6):20-22、24.
  [2]周建伟.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改革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3,20(5):33-34.
  [3]靳瑛,侯来灵.改革化工自动化实验 培养企业亟需人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2):68-69.
  作者简介:
  王轶卿(1981—),女,河北三河人,助教,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