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钟柱培 刘树洪




  摘要:文章阐述了多种教学方法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实际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电话通信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电话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检修,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近几年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要教好《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并非易事。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改进教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学是一门学问,是教与学相互联动、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并加以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演员”,不但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引导学生加入整个“节目”的演出。当然,学生的“演出”水平一般是参差不齐,有的较好,有的比较差,但只要教师以真诚之心去理解、关心、包容、鼓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取代批评,以肯定替代否定,一定会赢得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学生们放下思想包袱,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在多年的《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学习热情更高。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建立互助、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开始讲授《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之前,教师可提问:(1)打过电话的同学请举手?(2)电话机为什么能通话?第一个问题虽很简单,但可能会有部分内向的学生不好意思举手。这时,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让学生各抒己见。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话机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利用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制作有关的教学课件,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它把形、声、色、动、静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与传统的电教手段相比,它提供的视听材料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更富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中,可运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有关多媒体CAI课件,动态显示原理框图、电路图中的信号流向及各部分的作用。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所以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例如电话机整机电路分析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新异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愿望和学习兴趣,在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帮助下,学生容易突破难点,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例如在讲授电话机通信原理时,可以制作图1的课件,以生动的灰、黑色流水点来表示一方电话机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经过电话线的传输,交换机的选择,由另一方的电话机还原出声信号。学生被动态的课件所吸引,产生学习兴趣,轻松地掌握电话机通信的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结合实物,提高认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Comenius)提出了“直观性原则”,他认为:“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放到感官的跟前。”学生的学习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由抽象的思维提升到实践的认识过程。直观性原则反映了人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教学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的特点,合适地选择和使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对直观材料分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与其他电子专业课程一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电话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采用纸上谈兵的形式授课,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在授课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实物来提升学生感知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脉冲/音频拨号电路”时,我们可以把一台电话机连接到一台电话机测试仪上,电话机拨号模式开关选择“P”型模式,摘机(或按下免提),然后按0~9数字键,让学生用眼睛细心观察测试仪显示的数字,用耳朵细听电话发出的拨号声,记下每个号码大约的拨号时间;拨号模式选择“T”,重复上述操作。通过实物演示比较,引导学生分析P、T型拨号的异同点?哪一种拨号方式节省时间?同时回想他们家里使用的电话机是采用哪一种拨号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P/T拨号的基础知识。
  
  强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面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逐年下降的现状,各中职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技能是就业的保证,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必然会使学校的发展趋于良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有的提出“轻理论,重实践”;有的提出“校企结合”;有的提出“项目管理”等等,上述办法均可实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标。问题是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条件满足的当然是校企结合最好,原因是校企结合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实际,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其次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小组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提高有直接效果,但这种教学需要的教师及实习场地较多,只能在个别实习课程采用,而大多数专业课程因条件局限无法实施。鉴于上述原因,更多的学校选择了“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形式。当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最终还是依靠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验、实习的动态,一方面帮助学生消除一些诸如恐惧、焦虑、气馁、失落等不良心理倾向,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灵活地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实习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严谨务实、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及时地分析实验实习的成败,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多年来,笔者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采取实验与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如图2所示)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实验。要配合各章节内容设置有关的实验,如把脉冲信号电路的常规测试、脉冲信号故障的检查与排除、P/T兼容信号电路常规测试等实验融入相应的理论教学之中。这一环节要求实验指导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相关的实验内容,最好亲自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指导书,在实验前印发给学生阅读。在实验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实验,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效应,激发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信心,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为下一步的整机安装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是整机安装调试。方法是让学生自行购买一台电话机的散件,例如东成HA838(16)P/TSD按键式电话机。任课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所购买电话机电路图,认识各有关的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对照电路图,把相应的元器件插入到印刷电路板上,并用电烙铁焊接好。然后指导学生运用电话测试仪对自己安装的电话机进行测试。在调试中若有故障,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通过细致的测试找出故障并处理好。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总结。通过系统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的实际技能均有明显提高。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而同一教师在同一课程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又并非单一的,他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把多种教法灵活有机地综合应用,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上述教学方法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振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芸.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艺术三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3]魏洁梅.“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12).
  作者简介:
  钟柱培(1964—),男,中学一级教师,1987年毕业于广东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担任过音响技术、电视实习、电子技术、电工基础、通信原理、通信设备等课程教学工作。
  刘树洪(1967—),中学物理二级教师,东莞理工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电工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