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改探讨

作者:陈知泰 童玉清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探讨了高职机械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和思路;提出了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合理整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采用动态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给出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操作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制造;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普遍性,主要包括常见工程材料的性能,机械、机构学原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质量控制与分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加强基础应用、扩大知识面以及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办学思想。《机械制造基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该课程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的地实现这一目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
  
  根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规划,必须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制造专业的理论教学要求,同时又要补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这样势必带来在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任务等方面的矛盾。因此,正确解决这一矛盾是教改的主要内容之一。
  应重新整合和构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框架,同时建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单独从形式上进行课程内容简单组合,必须把具有实际特点的工程材料性能、机械机构学原理、机械加工方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章节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必须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技术应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方向。
  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向生产实践的一线岗位输送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而这种要求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所以在技能教学上,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大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行深入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的良好习惯。
  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避免了与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雷同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显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途径,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等特点。同时更加明确了《机械制造基础》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机械制造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且内容大多枯燥、晦涩。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专业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零件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等。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被现代工艺所取代。比如仿生学和MEMS微电子机械加工等前沿技术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机械加工制造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苦练基本功,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挑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网络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传播教学信息量,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的直观性。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静态”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师“动态”的教学。通过这种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指标是衡量教改成功的关键因素。考核指标的出发点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充分体现素质教学和实践能力教学的情况。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正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的考核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际、笔试与口试、平时与集中相互结合的考核评估办法。同时增加创新开拓思维和能力的评估。具体考核方案如下表:
  
  从上面的考核分配权值上看,加大了实践考核的力度,注重平时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案突出了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实践教学特点。
  总结
  根据目前各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线,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为内容,以点带面,进行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整合教学内容,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机械产品的设计以及制造的要求。(2)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综合技能为主线,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打破相关课程彼此封闭的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4)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讲授、实践操作、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5)积极开发新实验,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开放制度,建立虚拟实验室。(6)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玲玲.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314):44-56.
  [2]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314):47-49.
  [3]罗怀晓.全面加强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