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再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作者:杨 玲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溯源
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的原因,既有传统观念积淀的影响,又有制度性的缺陷,更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人力教育实然目的的影响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由古代“口授指画”的学徒制演化而来,基本上属于私人的事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开始仅仅是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培训,是一种人力教育。20世纪中叶后,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走向公办。长期以来,一些职业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胜任某种岗位需要”,以此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同时,迫于就业的压力,学校要求学生考“资格证”,考“等级证”,考了“中级证”,再考“高级证”。由于过分夸大了操作技术的价值,忽略了文化修养,再加上学校图书馆图书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从而导致毕业生缺乏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潜力。职业教育这种人力教育的实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使他们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
科技与人文截然对立的误解自从斯诺的《两种文化》诞生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被人为地扩大了。不可否认,科技知识(主要指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教育应该超越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成就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科技以人为本”不应该仅仅强调科技产品对人的有用性,更应该强调现代科技发展本质上的“属人性”,是基于人性和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与发展的。
市场经济对人文教育的排斥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市场经济也具有负面效应,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看重片面的“经济人”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教育产业化”、“大学市场化”的思潮在国内外的流行的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对高等教育成本实施一定比例的个人分担也是合情合理的,特别是不同专业的投资回报率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所具有的公益性更为重要,轻视人文教育,往往同教育的公益性被遗忘联系在一起。
实用主义办学理念的制约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基本观点,指出: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并养成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由于受这种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被突现出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趋向变得日益明显,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专业的细化使学生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越来越远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
改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的教育越来越强调科技教育而忽视了与人的个性发展紧密关联的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普遍地有知识缺文化,有智商缺人性,有教育缺教养,甚至成为不晓常理、精神空虚的文盲与法盲,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的属性是多元的,问题是现实的大学教育过分重视了“有形”的一面,而忽视了“无形”的一面,而恰恰是后者左右着教育的成败。一个人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可能是一名医生、律师或者公务员,但是,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全的人,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人文教育在现代高职教育中陷入了困境,高职教育不但缺少人文知识,更缺少人文精神,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少用人单位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是: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我们的教育培养了“才”,却丢失了“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融会中西方人文观念,重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新理念在近代,中西方文化与经济交融的密切使人文观念的界定正在趋于统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多地是统一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为此,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将我国传统人文观念与西方人文观念加以整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汲取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养料,同时,与西方要求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观念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标。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将培养“人”与培养“才”结合起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曾指出:“为了科学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这一弊端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必须改变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状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变那种过分专门化的学科分类,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人文学科的学习,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达到培养“人”与培养“才”的完美统一。
发挥隐性课程“不言之教”的重要作用人文教育不能仅靠单纯地设置人文学科和开设人文课程,应当在高职院校中营造一种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气质。为此,学院必须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通过开设讲座、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社团,甚至借助校园建筑、校训、历史人物事件等对学生进行陶冶。这种教育是超越课堂的,可以于不经意之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隐性课堂”无时无刻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之所以重视环境建设,原因就在于‘泡菜理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泡菜水中浸泡,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涵盖课堂教学,而且要涵盖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要使学生随时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随处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人文知识的积累,就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说的“知道”,人文精神的养成就是庄子所说的“体道”。由“知道”到“体道”,要经过实践的过程,高职院校要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人文景点、参加社团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意识,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确定、社会竞争的激烈、教育大环境的舆论导向、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高职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生命的重视,本身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弘扬,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文教育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培养现代人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人文教育还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对于推进现代人的“右脑革命”,开发潜能,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同样意义巨大,而且影响深远。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不能称之为真正人的生活,只不过是如其他动物一样地活着而已。也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们没有形而上学毕竟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大学,至多只能算是一所高级工匠培训所。爱因斯坦还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里所谓“和谐的人”,应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人。
参考文献:
[1]康树华.大学生犯罪的智能性与大学法制教育的改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3):391.
[2]王雪峰.从大学生犯罪看大学教育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3]杨叔子.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N].中华读书报,2002-10-09.
作者简介:
杨玲(1978—),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