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论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供求

作者:叶 华




  摘要:高职院校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产品的供求问题,研究影响教育产品供给的因素,探索实现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经营策略,优化教育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实现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供给能力,促进了教育消费的旺盛需求。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具体教育服务的机构,在教育市场中不仅面临管理的问题,还有经营的问题。学校要创品牌,必须将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是对学校已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率;经营是使学校从社会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确保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教育产品(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个体身上的,与人不可分离,教育产品并不是学校的毕业生,而是在学生受教育后体现在毕业生身上的人力资本,毕业生只是教育产品的实现者或载体,发生在教育过程终点或学校“出口”的教育供求可称为教育产品供求。
  
  教育产品的供求问题
  
  从实践上看,教育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即教育产品供求问题)十分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实现高职教育产品的供求均衡。目前,高职教育供求问题从社会总体层面来看表现为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矛盾。
  教育产品供求的内涵在教育经济学领域,教育供求包括教育机会供求与教育产品供求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产品供求是指受过专业教育的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教育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需求决定供给,同时影响与促进供给,教育产品需求是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数量。通常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对象是体现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上的人力资本,有效需求表现为用人单位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教育产品供给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即人力资源)的数量,而有效供给表现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
  教育产品供求的状况教育产品供求的状况最终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供求平衡,要么供求失衡。无论如何,最终都会刺激个人教育需求,激化学校“入口”的供求矛盾。只有当教育产品的供求基本均衡时,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宏观效率才会提高。当教育产品供求平衡时,高职院校毕业生被社会吸纳,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得以顺利实现,毕业生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回报率通过劳动力市场向社会传递,引导社会更多的资源流向教育领域;当教育产品供求失衡时,从理论上看,可出现两种状况,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在当前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教育产品的供求失衡意味着供过于求,劳动力市场传递的信号似乎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抑制个人教育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育产品的供求失衡并不是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才的绝对过剩,而是针对于社会需求而言的相对过剩,换言之,是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需求结构不吻合导致的供求失衡。
  
  影响教育产品供给的因素
  
  招生规模的扩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似乎表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蕴涵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展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招生越多,大学毕业生就越多,该类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压力,推迟了社会就业压力,刺激了经济消费,拉动了内需。
  人力资本的状况教育产品的质量也就是毕业生自身的状况不仅受需求方——学生个人(消费者)的影响,还受到供给方——提供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影响。要实现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专业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扩大招生规模过程中,有些学校只停留在数量扩张的层面上,没有注重办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在专业设置上,有些学校根据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热门专业,纷纷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产生了专业设置雷同的现象。由于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培养周期,这些在当时热门的专业,经过三四年之后有可能变得不再热门,就会导致就业市场的拥挤现象,即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普遍过剩,而另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又明显不足。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机制下,客观上要求毕业生顺应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式的变化,对自己的就业预期及时作出调整。由于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目标主要瞄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对工资价位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毕业生是否能够实现就业,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工资水平的制约。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越高,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多;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越低,高职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少;如果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低于毕业生的期望值,就无法实现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学生片面的择业观(不愿到乡村就业,希望留在城市)与社会上文凭膨胀的现象也会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而且地区间的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所以教育产品供求在城市地区、发达地区的非均衡状态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一味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与国家机关,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的“独木桥”上,必将导致一些地区与单位人才供给过剩,而另一些地区与单位人才需求不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
  
  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经营策略
  
  学校经营教育产品就是经营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学校经营必须完成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知识增值”以形成人力资本,只有优化教育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与结构,才能实现经营绩效。
  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从教育经济理论上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根本上推动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教育规模上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招生总量的合理配置。从招生专业结构上看,应密切结合市场对专业需求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对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则应增加招生数量,同时应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差、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目前,在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各专业的就业率高低调整招生数量,在允许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前提下,寻找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平衡点,并保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如果20世纪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则21世纪应该主要考核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更应通过本身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综合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否则将形成对社会的“无效供给”,高职教育的价值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教育质量就无从谈起。要保证教育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勤奋努力,自强进取,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含金量,只有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高职教育产品才可能实现有效供给。此外,高职院校应从社会生产的发展变革中捕捉教育发展的信息,拓宽专业面,优化专业结构,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与发展,突出高职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特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国际意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方面彻底摆脱落后于时代发展和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陈旧观念与习惯的束缚,探索创造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才能使高职教育具有特色。有特色才能有质量,有水平,有生命力。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优势,对人才也是“挑肥拣瘦”。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书本知识,而是缺少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技能,高职院校的教育产品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构建一种灵活的、紧跟市场需求的就业教育模式,使企业、学校、个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培养出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一是要加强观念引导。学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观念教育,毕业生不应一味地追求高薪,一味地强求专业对口,一味地想留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或国有企事业单位,而应关注锻炼的机会、企业的前景、发展的潜力等方面,从而拓展就业范围,解决就业问题。二是要加强职业指导。当然,听了职业指导课并不一定就能保证提高就业率,但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出发,使其自觉地制定职业规划,有目的地加强自身修养,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择业面就宽了,在职场上打拼就会游刃有余,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华.从经济学理论看普通高等教育供给的决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5,(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
  [3]龚怡祖.教育的产品属性和教育产品的消费与供给机制[J].中国农业教育,2005,(5).
  [4]周游.试论学校经营的理论、模式与策略——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6).
  作者简介:
  叶华(1968—),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