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对高职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认知、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柏青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638名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和运动认知、运动动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总体达到“一般”以上水平,存在性别主效应的显著差异;运动认知总体达到“良好”的水平,存在院校类型、性别主效应的显著差异;运动动机总体达到“较好”的水平,存在性别主效应的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运动认知;运动动机
  
  研究目的
  体育参与是青年学生基于社会化经验的一种体育实践活动,综合反映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与习惯,是评定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考察青年学生的体育参与,探索提高学生体育参与水平的途径,不能忽视学生的运动认知、运动动机对体育参与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学生体育参与、运动认知与运动动机的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的体育参与,评价学生运动认知与运动动机水平,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其影响,为以新的视角构筑新时期的学生体育参与的理论与运作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有效被试为广东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工贸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整群抽取的1638名高职学生,具体情况见表1。从所选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构成和专业分布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目前高职学生群体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1)体育参与问卷是在参阅相关资料和有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涵盖了评价学生体育参与的10个方面,采用四级记分和四级评价的方法,重测信度为0.83;(2)运动认知问卷选自王正伦主编的《科学健身新概念》中的身体运动认知测试表,经修改编制而成。问卷由14个条目组成,7个维度,采用四级记分和四级评价的方法,重测信度为0.87。(3)运动动机问卷选自Prentice,W.E.的体育锻炼动机强度自评量表,经修改编制而成。问卷由20个条目组成,7个维度,采用四级记分和四级评价的方法,重测信度为0.81。总共发放问卷1711份,回收有效问卷16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7%。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分析
  高职学生体育参与测试结果等级评价与分析表2显示,总的来说,体育参与达到“良好”以上水平的大学生超过五成,“一般”水平的占三成左右,水平较差的占一成左右,可以认为,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平均达到“一般”以上水平,有可能存在性别和专业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就性别、专业等因素作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3。据表3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只有性别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未见专业因素主效应和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水平。结果说明,不同性别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体育参与好于女生,不同专业以及性别与专业的交互作用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注:*P<0.05,**P<0.01,下同。
  高职学生运动认知测试结果等级评价及分析表4显示,高职学生运动认知达到“良好”以上水平的高达89.7%,较差的不到1%,“优秀”的只有3.1%。可以认为,高职学生运动认知总体上达到“良好”的水平,优秀等级偏低。调查结果表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参与意识,发掘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可能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提高转化率。对高职学生身体运动认知进一步作性别和专业等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5)表明,只有专业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他因素均未见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运动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理科学生好于文科学生,性别因素以及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高职学生运动动机测试结果等级评价与分析表6显示,高职学生运动动机“一般”的占多数,“强”以上的接近五成,可以认为,高职学生的运动动机总体上达到“较好”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较好”的动机水平与“一般”的参与水平之间也是存在差距的,转化和提高参与率的问题同样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进一步作性别、专业等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7。表7显示,只有性别因素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他因素均未见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的运动动机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好于女生,专业因素以及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高职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认知、运动动机的关系与分析对高职学生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社会学和学校教育学理论讨论的层面,而对影响体育参与的认知和动机的数理关系的探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缺少与认知环节的衔接,这是不利于青年学生形成体育参与的内在动机,影响参与态度和意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高职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认知、运动动机的关系进行的考察(见表8)发现:体育参与和认知、动机的偏相关关系分别为0.2624和0.3345,均具有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运动认知、运动动机对体育参与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运动认知的培养和训练,引导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动机,奠定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基础,提高体育参与水平。但很显然,它们之间是低度相关的关系,这似乎有违常识,此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结论
  首先,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总体达到“一般”以上水平,但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参与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体育参与好于女生,不同专业以及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其次,高职学生的运动认知总体上达到“良好”的水平,优秀等级偏低,不同专业学生的运动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理科学生好于文科学生,性别因素以及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再次,高职学生的运动动机总体上达到“较好”的水平,存在性别主效应的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的运动动机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好于女生,而专业因素以及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最后,体育参与和认知、动机的偏相关关系分别为0.2624和0.3345,均具有显著性水平,显示出运动认知、运动动机对体育参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们之间的低度相关的关系与常识相悖,此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正伦.科学健身新概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孙麒麟.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邓树勋.体育与健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吕建伟.体育与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邱小慧,党繁义,邱君芳.对普通高校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J].体育文史,2001,(3):52-53.
  [8]程小坡,黄杰.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3):87-88.
  作者简介:
  刘柏青(1973—),男,广东龙川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