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高职《VB6程序设计》课教学设计的探讨
作者:孟德欣 黄伟文 王先花
关键词:高职;教学设计;职业能力;一体化设计
《VB6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因其语法简单、功能强大且容易上手,目前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必修课。笔者仅以《VB6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如何衡量知识的必需、够用呢?什么知识是必需的?掌握多少知识才够用呢?这个标准往往较难确定。如果按照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面向,依据学生将来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目标,就有了衡量的标准。这样教学目标就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能力为中心。教学目标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设计、设计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内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对能力的培养。
按照以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VB6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被确定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VB6的编程方法和技巧,设计一些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等,具备初步上岗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任务。
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当然也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其实,知识完全贯穿于能力训练过程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内容要实行一体化设计
传统的《VB6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教学,在讲解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布置一些内容相关的实例作为练习,学生在实践课练习时经常忘记了所学知识,效果不是很好。还有就是在整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再做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学生往往忘记了以前所学知识,教师经常需要从头再讲一遍,效率很低。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学内容要实行一体化进行设计。
所谓一体化设计,就是指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应知和应会、讲解和训练等在课程教学中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以实例引入,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然后由学生总结操作步骤,教师进行点评,从所使用的知识扩展到系统的知识。接着进行能力训练,可以有多个训练项目,总结出每个训练项目的职业能力、涉及的知识和应用技巧。
从第一节课就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的一个完整的训练项目,然后在每一教学单元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一个或几个小项目进行训练,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一教学单元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开发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VB6程序设计》涉及知识点多,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单个应用系统恐怕不能涵盖常用的一些知识点。所以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产品销售管理系统、局域网监控程序和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这几个教学案例涵盖了所有基本知识点。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产品销售管理系统的教学学时为32学时,局域网监控程序为12学时,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为12学时。下面以产品销售管理系统(CPXS)为例,来说明教学模块的划分。第1单元为设计CPXS窗体界面1,掌握VB的集成开发环境及一些常用控件的使用,如标签、命令按钮、文本框;第2单元为设计CPXS窗体界面2,掌握VB的一些常用控件的使用,如定时器、图像框、Data和Adodata控件等;第3单元为添加状态栏等,掌握ActiveX控件应用,如状态栏、图像列表、文件对话框等;第4单元为CPXS添加菜单,掌握VB中菜单设计方法;第5单元为添加访问数据库和查询数据的公用函数,掌握过程、函数以及模块;第6单元为CPXS设计数据库,掌握数据库设计步骤和Visdata工具的使用;第7单元为查询数据库,掌握在VB6中的嵌入SQL语句实现精确查询、模糊查询以及多条件组合查询;第8单元为修改和删除数据,掌握SQL中的Update和Delete语句以及级联操作等;第9单元为软件测试,掌握VB的调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第10单元为打包和发布,掌握VB6应用程序打包和发布技术。
教学方法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最好的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参与信息收集一直到问题解决全过程,即包括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反馈、成果展示一直到问题解决。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有操作,注重听说读写、展示和讨论等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是以讲解为主,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可评判的能力训练任务,有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过程。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完成,要有积极的互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
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设计经过以上方案的探索,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更注重一体化设计,融理论于训练项目中,把知识和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综合性的课程案例设计贯穿全课程,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几年毕业生调查问卷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都反映该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是成功的,能够更容易地运用VB6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宋文官.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明福,徐人凤.高职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5,(20).
[3]施蕙.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4]楼一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陈高锋.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6]潘陆益,胡燕燕.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6).
[7]何和平.对高职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12).
作者简介:
孟德欣(197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等。
黄伟文(196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
王先花(1972—),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