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机械基础》课实施模块式辅导教学的研究

作者:郑宏标




  摘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机械基础》课教学内容,可设置基础理论认知、能力训练、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四大模块,实施辅导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机械基础;模块式辅导教学;实践操作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正确判断最近发展区,合理实施模块式辅导教学。
  
  模块式辅导教学的设想
  
  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师生缺少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学效果不佳。为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达到理解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笔者在充分研究学生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阶段式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个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案例型教学、互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几种教学模式,将模块式辅导教学应用到《机械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从知识体系的结构入手,根据知识认知、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创新三个层次设置“基础理论认知、能力训练、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四大模块,以此组织教学辅导,以期达到分解难点、局部突破、整体理解的效果。
  
  模块式辅导教学的实践
  
  模块式辅导教学突出为学生设计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师生互动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将自己定位在为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提供支持服务上,帮助学生获取最大限度的发展,其过程如图所示。
  第一模块:基础理论认知。该模块的设计主要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为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一模块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该模块由学生个体自行完成,教师以作业、练习、讲评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检测,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程度。在该模块的设计中,明确任务至关重要。只有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其学习才能有的放矢。基础知识认知模块布置的学习任务必须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要能够驱动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追求,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在该模块的应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将理论知识进行数量上的堆积,而应将其简化,注重联系,使之成为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铺垫。
  
  实例一:在《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流程如教学流程表所示。
  第二模块:能力训练。该模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应创造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互相配合。教师应当根据需要选择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检测,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予以协助。经过积极的思考以及教师不失时机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潜在的智力会得到开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能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此模块注重启发和引导,问题的设置应针对学生最困惑、最想弄懂的热点,突出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应为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契机,要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度,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实践表明,案例二的模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V带的知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们努力理解和归纳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论;他们学会了质疑,听不懂时,会请求对方进一步解述;他们学会了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发言,能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产生新想法;在学习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方法和知识。
  实例二:《V带的选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概述。
  在前导知识(带传动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教师应首先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本节的任务:V带如何选用?首先,做好例题的讲解,这种例题是属于实用型和综合型的,与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而且概括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宽,难度大,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还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讲解例题时,忌“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应创造融洽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次,要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好学习小组,注意每组必须有一个较为优秀的学生,以避免小组成员讨论时失去方向。给他们布置同一题目,同一小组成员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相互配合,相互讨论。当然,教师在一旁要巡视,注意各组讨论的质量,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必须重视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评,讲评时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组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并及时指出各种结果合理与否。最后,要通过及时布置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第三模块:案例分析。该模块以实例为思考的焦点,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着手思考和分析,达到理解运用有关理论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先分组准备,再对每小组完成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集体讨论。本模块要求学生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完成。教师在应用案例前应说明训练主题、目标和方法,教师对讨论全过程要加以控制,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引导和分析。这一模块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需要搜寻、组织材料,编写相关案例或设定专题。案例应具有真实性,不能随意捏造,题材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避免空泛。一般来说,限定在一定范畴内的小而实际的题材分析起来会更有说服力。此模块旨在推动学生对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使其在自主、合作的分析过程中,产生创造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将知识化为经验,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撰写案例分析或专题分析报告,可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实例三:变速自行车的拆装。
  变速自行车中多处运用了《机械基础》的轴与轴承、力矩、链条传动、传动比等知识和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的拆装,促进对其性能的理解,同时加深对这些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并且有效提出改进变速自行车结构的方法和建议,使其更加完美。
  第四模块:实践操作。该模块以行为训练为主,在模拟的或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生小组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对现场出现的情况通过讨论、综合分析确定最佳解决方案,选一名代表进行具体实践操作,以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为其他旁观者示范,为接下来的轮流实践操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要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为角色扮演准备好材料以及一些必要的场景工具,并在训练结束后对各演示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此模块学生参与性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有利于学生在前三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提高。当然,教师要认真对待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其他学科的问题,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对于学生加强自我认识,激发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明确今后发展方向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实例四:东风1090型汽车的变速箱拆装教学程序如下:第一步,打开变速箱盖,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看清楚变速箱内容的结构;第二步,挂出该变速箱的结构简图,并大致解释变速原理;第三步,讨论打开箱体的方案(主要是第一轴与第二轴的拆卸);第四步,教师示范拆装一次,注意边操作边讲授;第五步,分组逐个操作,一般由学优生先做,其余学生观摩,轮流实践;第六步,教师讲评。
  
  模块式辅导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块式辅导教学使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力所能及的模块进行学习,其结果是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绩层次逐渐拉开,基本呈现正态分布。(1)理解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只停留在第一模块的学生,他们未能再上一个台阶,这部分学生约占总数的30%,该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于初级阶段,只完成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知,未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他们多为“底子”较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需要重新学习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2)应用阶段:完成前两个模块的学生,即已完成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人数较多,大约占50%左右,这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教学组织者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基本上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他们多为乐于学习和乐于与教师交流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相当的思考能力。(3)创新阶段:完成所有模块学习的是相当优秀的学生,约占全体的20%。他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可以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善于表达交流,有较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任何一个学生的个性、智力与体能状态等都处于一定的层次。模块式辅导教学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模块式辅导教学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学习模块,使学生乐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通过不断地合作学习和探究,实现模块式辅导教学中设置的“处于学生自身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育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刘福泉.合作学习探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郑宏标(1973—),浙江萧山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机械专业教学与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