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如何提高《模具制造》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效果

作者:肖兴华




  摘要:在《模具制造》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应把实验、现场教学、实习、大型作业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模具制造;实践性教学;效果
  
  《模具制造》的理论源于实践,具有概念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在《模具制造》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把实验、现场教学、实习、大型作业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要达到这种目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找出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对那些一时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和原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针对一般性问题,可以采用学生亲自实验教师指导的办法来解决,对于演示实验要尽可能地采取学生做实验教师引导的办法,教师主要进行相关的解释和讲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很好,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比如给2003级讲解冲模的组成结构时,我就利用2002级学生做好的模具模型进行演示,让一位学生上讲台一边观察一边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我只在一边仔细地观察,等学生讲解完后再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通过这样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看得明白,记得牢,同时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第二,要重视现场教学。因为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有些教学内容离开实体就不易在课堂上讲解透彻,比如讲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模具实物搬进课堂,对照实物进行引导式讲解,学生能很快掌握了原理。只有在课堂上引进实体模型,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专学生相对来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对抽象事物的认识缺少感性认识和空间想象,常常使课堂教学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除了上课时注意提供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模具模型外,课后还要求学生根据书上的模具结构图制作简易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分析,而且通过教师指出其模型中的缺陷,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改进,能更加准确地记住和掌握书本上的结论,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把观察与分析、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探究模具的工作原理、不同种类模具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多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不断地积累感性认识,储备各种类型体的空间结构的形状印象,以达到对静态模具的理性认识,提高读图、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到工厂车间进行现场教学,或者到相应的模具厂将每道加工工序都详细地拍摄下来,通过播放加工录像,对照讲解,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采用模型讲解,学生只能对静态模具作观察,而去工厂参观或播放现场加工录像则可进行动态观察,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地对模具的整体设计、每一个零件设计,选材、加工工艺、模具组装等整个流程有全面的感性认识。
  第三,要重视实习。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模具制造》属于模具加工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传统的模具教学以模具理论教学和数理计算为主要内容,而当今市场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模具技能型人才。所以应利用学校金工车间的现有条件,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理论教学进行实习。在专业实习前,任课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拟出实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课本中涉及的冲压模、塑料模等部件的加工实例以及模具组装的部分内容都可以在实习环节中得到验证,从中获得产品生产的感性认识,系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巩固所学的理论要点,从而使该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
  第四,要布置大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大作业是巩固本课程知识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好《模具制造》的最好方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图纸制订制造方案,如果时间、条件允许的话,再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到实习车间制作一副简易模具,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一套完整的设计加工思路。教师还应在作业布置前先试做一遍,作为学生设计的参考。每次大作业都应有设计任务书或设计说明书,并注意培养学生按“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进行设计的习惯。
  第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也属于实践性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往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的一种补充。《模具制造》中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但又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些现象用传统的演示实验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大部分中专学校的现有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要求,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复合模的装配时,由于知识点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于是我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动画图片,利用《AutoCAD》、《PRO/E》自做课件来模拟整个冲压加工过程,由于课件中的界面漂亮,人机交互较好,所以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有趣,针对性强,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印象深刻。在《AutoCAD》、《PRO/E》、《Master CAM》、《塑料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制图》这些课程的教学中也尽可能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总结了一些很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制作课件授课可以作为理论课教学的努力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我相信通过一大批创新型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方面的尝试,将促进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性教学是《模具制造》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尽量提供条件,教师应认真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柳燕君,杨善义.模具制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