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鱼病学》课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马贵华
关键词:鱼病学;实践性教学;水产养殖专业;实训基地
《鱼病学》属水产养殖专业的骨干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观察和实践是基本学习方法,所以该课程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进行教学,在掌握实践性操作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
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的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巡塘,发现鱼病,检查分析,正确诊断,设计并实施治疗方案及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热爱专业、精通业务,熟练掌握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诊治,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能够独立分析并进行解决。为水产养殖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根据我省鱼病的流行及渔业生产季节,于五六月份结合《鱼类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养鱼》等课程,安排在实习基地对易发生的鱼病,如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鲢鱼败血症等16种传染性鱼病以及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等12种寄生虫鱼病和泛池、气泡病等两种非生物性鱼病,共计30种病例进行实践探究性教学。共五周,每周六节课,每节课学习一种病例,根据巡塘时所找到的病鱼灵活安排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病鱼症状的观察和诊断方法,设计并实施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然后观察并记录其疗效,学会分析、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每天清晨进行各自范围的巡塘,寻找病鱼,并将每种首次发现的病鱼带入课堂,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症状观察,作好记录,并交流总结出该次鱼病的症状,进行确诊,然后根据池塘水质、发病鱼状况以及当时气候,指导学生设计并实施治疗方案,且要求观察其疗效。以后再出现该种病则由学生小组自行诊断,设计并实施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教师只需旁观并将学生每次的记录进行评定掌握。对于在实习基地未发现的鱼病病例,先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再利用鱼病的CAI课件及彩色图谱进行辅助教学,增加感性认识。指导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寻找有关病例,并安排其利用暑假回家的机会在家乡进行鱼病防治实习,待下学期开学初递交一份假期鱼病防治的总结报告,进行该课程的最终成绩综合评定。由于学生已经对很多常见病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中能运用相关知识。例如我们在讲伪指环虫病例时,因这种病的易感鱼群是鳗鲡,实习基地未养殖此种鱼,而在养鳗场此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且危害很大,因此对这样的病例我们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介绍此病的基本情况;二是让学生把这种病与实习基地非常流行的指环虫病联系起来掌握,起触类旁通的作用;三是介绍近几年来科研和实际生产中对该病的相关报道。一系列过程下来,学生对这些未亲身接触的病例已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实践性教学的结果
我们进行《鱼病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将教学范围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实际生产单位,使学生在参加实际生产的活动中对当前的淡水鱼类疾病的发展动态和相关防治技术有了生动而具体的了解,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对鱼病防治中的技术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对先进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等,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宗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均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均达到优良。所培养的学生从事鱼病防治方面的工作,很快能够适应其工作岗位,经调查反馈,有80%的学生得到工作单位领导的好评。
小结与讨论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因条件和观念等一些问题的影响,一直偏重于理论课教学,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在教室内进行口头加粉笔的传授,对实践性教学不很重视。因此,该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感到抽象而枯燥无味,尤其是很多病例中“病原体和症状及病理变化”等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只进行理论课的教学,学生普遍感到比较空洞,难以记忆,学过后不久就会遗忘。毕业的学生如果从事鱼病防治工作则很难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即使遇到简单而且较常见的病害也会感到束手无策,这是因为他们对鱼病缺乏或根本没有感性知识,对鱼病不能确诊,也就不能对症下药,只能向教师求救。因此,我们意识到实践性教学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而这个薄弱环节会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最终会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鱼病学》课程实施实践性教学,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学好该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掌握的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益。《鱼病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多看、多动手、多实践才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因此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是增强学生对鱼类病害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对《鱼病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强化与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进入社会后,无论是从事鱼病防治技术性工作,还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才能够得心应手。
在鱼病病原体的实验观察中,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利用显微镜对我们所制作的常见鱼类寄生虫玻片标本以及在实际生产中所发现的活体寄生虫进行显微观察,而对于传染性鱼病,只能用肉眼来观察其症状,还没有条件对细菌性鱼病的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及人工感染实验鉴别。所以,对于在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细菌性鱼病,学生也就只能学会利用肉眼来进行常规的诊断。这样达不到绝对准确的诊断效果,对于病毒性鱼病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认为应采取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即利用学校附近的鱼病专业防治机构代替实习基地作为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场所,从而缩减经费开支,创造条件开设细菌性鱼病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及人工感染的实验,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珠.生物学教学设计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陈继贞.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马贵华,等.水产养殖专业《鱼病学》课程实践探究性教学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6(6).
[4]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美)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马贵华(1962—),男,教育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鱼病学教学与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