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蒋正芳
关键词:心理学;课堂教学;第一印象;角色意识;交往心态;情绪控制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情感、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学生面前展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人际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按照自己的动机、价值观念去感知对方,同时也根据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驾驭好一堂课,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只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因,协调师生关系,形成默契;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课堂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通过人际认知和情感体验实现教师对学生情绪的控制和注意水平调控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对方的仪表、言谈、举止等表面层次的认知而形成的人际印象。心理学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继续交往的意愿。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特定的人际交往环境,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和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对某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的形象、气质及其对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喜欢哪门课,往往是从喜欢教师开始。因此,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行为美,即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热情而富有责任心的情感,让每一个学生在同教师的交流中感受到教师的热情、真诚和爱,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舒适和满足。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既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信任感。有了这种信任感,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威信应建立在自身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只有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实这种人格魅力是源于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并能针对其个性特点加以引导。在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中,应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教师是真诚的,而且也是可以信赖的,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其次,要形象美,即注意身体语言。教态是身体语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第一印象最直接的表象。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形体姿态和风度。为人师表,优雅的举止常常令人羡慕、赞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教态会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举止从容、得体,就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教师用典型直观的手势辅助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眼神作为一种特殊的体态语言,能折射出语言难以表达的含义,教师善于运用眼神,也会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发挥微妙的作用:用温和亲切的眼神关照全体学生,用热情鼓励的眼神给胆怯者以勇气和力量,用微笑钦佩的目光给成功者以赞许和激励,用朦胧疑惑的目光暗示发言有偏颇的学生及时补充纠偏。教师对那些开小差或违纪的学生则应用严厉而坦诚的眼神及时提醒,眼神运用得当,将取得语言未能达到的效果,让学生感到教师即是亲切的,又是严肃的,既是真诚的,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可见,用好身体语言,不仅可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也可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直观形象,又活泼生动。
再次,要语言美,即展现语言魅力。语言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展示个人魅力、给人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交流思想、传授知识最有力的工具,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是一种在规范性、科学性、感染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情感和生动形象的审美化语言。优秀的教师十分明了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的重要而注意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通过含蓄幽默、声情并茂的讲解,启发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艺术境界,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教师的钦佩之情。
增强角色意识,调整交往心态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是通过每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一定的社会角色来实现的。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角色不是固定的,是随交往对象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要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就必须随交往对象的改变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要及时地撤出与双方关系不相称的角色,而进入与双方关系相协调的角色。不然,就会形成人际障碍。师生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课堂教学是特定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这个角色在学生的期望中应该是学识渊博、条理分明、表达清楚、深入浅出、谈吐文雅、举止得体大方的学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便会使学生产生“他(她)不像个教师”的感觉。学生的这种感觉会在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交往中形成障碍。因此,教师应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
此外,根据心理学理论,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心态也是直接影响交往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人际交往心态即人们在交往中的不同心理状态,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也受交往情境的影响。
一个人的个性中某种心态占优势,便会在交往中经常表现出来,交往时的具体情境也会对交往产生心理影响。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人际交往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角色虽然是固定的,但角色所表现出的交往心态却各不相同。学生的交往心态表现在对教师是否认同,是否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情绪是否高涨等。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能求全责备,而是需要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加以积极引导。因为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运用语言、表情实现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情感的因素发挥很大的作用,而教师的心态是情感的表现方式,会对学生的态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表现出三种比较典型的心态,即家长型心态、成人型心态和儿童型心态。顾名思义,家长型心态的特征是权威感、优越感和关切心,通常表现为统治的、命令的、训斥的权威特征。在一定的情境下也会表现为关怀和怜悯行为。成人型心态是以思考和理智为特征,在交往中,接人待物,符合情境,尊重对方,讲起话来不强加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儿童型心态以情绪和服从为特征,其交往行为表现出感情用事、容易冲动,遇事缺乏主见、顺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心理是不稳定的,同时也是很脆弱的。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应视学生具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把握好交往时的心态,不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以成人型心态面对全体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宽容,多一分理解和关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