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与对策思考

作者:韩承江




  摘要:研究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外延扩张阶段转变为内涵提升阶段,建特色、创品牌,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因而高职教师的能力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为此,笔者对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具体设想,供大家参考。
  
  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省内外一些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对科研的认识模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所以,科研应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建特色、创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对科研的认识还较为模糊,主要表现在:(1)对科研的重要性、独特性缺少足够的认识。调查发现,一些院校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没有必要搞科研,科研是本科院校的事。(2)对于科研的定位模糊。科研在高职院校缺少应有的地位,有22.5%的高职院校没有独立设置的科研部门,有36.3%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项科研经费。(3)对科研是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认识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能力考评时,未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列入考核范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具体的要求。(4)对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联系缺少研究,一些高职院校认为教学与科研是两项相对独立的活动。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较差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优秀的中等学校升格,这是主体;二是民办高职;三是专科学校改办高职。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短,决定了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1)学历层次较低。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占13.64%,本科学历的占75.69%,博士、硕士学历的占7.28%,其他学历的占3.39。这是制约教师科研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2)科研意识淡薄。有72%的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希望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仅占4%,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仅占24%。(3)科研精力不足。在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精力分配上,教学工作占50%左右,学生管理工作占40%左右,科研工作仅占10%左右,可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较大。(4)科研能力低。教师的学历影响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加上缺少科研方面的专门培训,教师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就不足为奇了。
  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缺少措施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应关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教师本身的科研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措施,主要表现在:(1)科研管理不到位。如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考核与激励机制缺乏导向作用。(2)学校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教师和科研人员很少获得科研经费的支持。(3)科研培训的途径与内容不能满足能力提高的需要。高职教师能力的提高主要看学历和“双师”素质,对于科研能力的提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培训很少有科研方面的内容。(4)学术队伍建设缺乏规划和具体办法。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关于学科、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之类的学术队伍建设制度,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很少。(5)校企合作交流的渠道不畅通。高职科研主要以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为主,很少进行社会实践、到企业一线参与解决实际问题。(6)教师缺少科研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条件和机会不多。
  
  提高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鉴于对上述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提高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形成学校特色,创出学校品牌。其次,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教师不搞科研,就无法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与最新技术,就无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再次,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源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高职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能不断摄取知识,自我更新,独立钻研,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方法进行指导。
  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因此,高职的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实现“四个推动”,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职教育研究,推动校企结合;另一方面,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
  健全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设置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评价体系,制定学校的科研规划。在科研管理中,既要强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又要注重管理的人性化,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个性差异,充分发挥科研骨干和科研团队在科研中的作用,通过“外引内培”加快学校科研队伍建设。要建立激励机制,使科研成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使教师的科研行为从“他为”转变为“自为”。
  密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联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的两个任务,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院校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作用,教师不搞科研或不具备科研能力,就无法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缺乏对本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就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就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同样,教师只搞科研而不搞教学,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其科研也会因缺乏后劲而难出成果。高职院校除了要认识教学与科研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科研体制与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教学与科研职能的互动。
  教师的学历提升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并重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的提升非常重视,但从实施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学历的提升大多采用的是在职读研、读博,或通过函授的方式完成所需的课程学分,而与学历相应的科研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师读研、读博期间,学校应要求教师除在学习期间完成规定的研究课题外,还要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论文,以此考核其学习效果。学校应重视访问学者工作的落实,让教师到本科学校锻炼,感受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还要加强校际交流与国际交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考察机会,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
  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有名家、大师级的科研领军人物,因此在科研队伍建设中应发挥团队的作用,要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要走“外引与内培”相结合之路,将重点放在对校内教师的培养上,依靠自身力量,走自主创新、特色发展之路。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团队的带动下一定会有所发展。
  约束与激励机制并举,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往往无暇顾及。因此,学校必须建立教师科研约束与激励机制,教师的职称晋升、业务考评、学科评优、专业带头人的评定、科研成果的奖励、进修培训的机会、国际交流的参与等,都应与教师的科研能力挂钩。科研经费是教师实施科研项目的基础保障,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争取企业、行业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还要激发其内动力,使教师认识到不仅要具备宽厚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具备很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高职科研的主要内容是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高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面向社会实践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注重在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工艺上找项目。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李卓梅.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4,(2):120.
  [3]夏秀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
  [4]单春晓.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作者简介:
  韩承江(1965—),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