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 虎
关键字: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基本程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程序: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1)定向。教师要向学生阐明所要掌握的行为技能,并说明完成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同时向学生表演示范动作。(2)参与性练习。教师参加或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边练习边指导。(3)自主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动作的要领后,给学生加大活动量,让学生自主练习,使技能、动作更加熟练。(4)迁移。使学生在练习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迁移”是对模仿的更高要求,是模仿的进一步深化。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学科,由于是培养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上较普遍采用“示范—模仿”式教学方法。教师先向学生阐明所要掌握的行为技能,说明完成技能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为学生作一次较详细的操作示范,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参与性练习,模仿教师的操作行为。完成这一程序后,由教师布置一系列作业(下达任务),学生自主练习,使技能、动作更加熟练,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负责个别性指导、答疑。这一教学方法对大部分初学者或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由于计算机技术教育的普及,现在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往往会增加教师课堂设计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师在上边讲得眉飞色舞,下边相当部分学生无动于衷,个别学生甚至制造杂音,干扰教学氛围。目前常见的处理办法是根据还没掌握该门课程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内容,对已掌握本节知识的学生放任自流,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只是不干扰课堂教学秩序;另一种办法就是‘一刀切’,教师不是没有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而是由于课时数有限,无法区别对待,因此所有学生都从头学起。要解决学生差异较大这样的矛盾,达到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兼顾学生学习的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可对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探讨。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实践初探
在认真分析“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特点,结合网络教学技术,可把这一模式扩展为定向——参与性练习——小结——自主练习——迁移等五个基本程序。前四个基本程序是教师必须参与的,并在各程序中增加新的内涵。
实现面向个体的定向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要掌握的行为技能,并说明该项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向学生演示示范动作。与传统意义上的定向差别在:(1)不再由教师负责一般性示范,而由教师编制的课件完成,这样的操作示范更加规范化、统一化,教师不再重复同样示范内容的机械运动,教师的注意力可转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上,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提高;(2)由原来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示范,改为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自主选择演示内容或练习内容,实现面向个体的个别教育,克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带来的困难。
激发学生参与性练习的兴趣教师应通过一系列作业指导学生参与性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作业要尽量与示范内容相似,同时又需要涵盖一些重要、常用且在一般性示范中尚未涉及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较高层次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需求。比如,在练习文字录入技能时,在作业中有意识地出现‘镕’字,结果可能有的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有的学生怎么样敲打键盘也打不出来,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同时也为教师在下阶段讲解新的知识点作好铺垫。
注重归纳小结增加“小结”这一环节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原理,小结能加深记忆效果,别人的错误可能自己也会犯,小结中错误的演示,能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学而不思则罔”,小结也是实际操练后的一次思考,通过“练”“思”结合,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理会学习内容的精髓。教师通过对学生练习的指导和观察,分析、归纳出学生普遍容易出错、尚未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小结的方式,向全体学生补充新的知识点,演示错误的操作方式,以便学生在下阶段练习中注意克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环节教师的参与很有限,针对技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的特点,为克服学生的惰性,可吸收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改为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参与检测性练习方式。在下发的课件中准备一系列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作业,当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所学的知识时,再完成测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记录成绩,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阶段教学构思做准备。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应用的几点思考
观念要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群体的变化不断调整个人的身份及注意力关注的对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成为组织者。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情况,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对课堂学习的观念,让学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的编制要详细、任务要明确理论的更新只是成功的前提,成功的关键在于课件编制的科学性。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采用屏幕操作记录软件记录下示范操作过程,通过交互式集成软件系统,将示范、任务、测试结合在一起,吸取其他教学软件的智慧,将课件编制合理化,可使学生真正体会网络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技能教学中较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为众多的教师所借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传统的“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发展“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的建议,为的是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改进教学,因材施教,丰富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