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李大钊的工读教育观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欧丽荣 姚少怀




  摘要:李大钊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工读教育观对我国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工读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是:重视争取工人的教育权利,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青年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强调补助、互助教育机关在工读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李大钊的工读教育观,在发展职业教育时,应注重通过多种方式使职业教育大众化,应采取“工学结合”模式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李大钊;工读教育观;职业教育;启示
  
  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化时期的一位革命教育家。他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在当时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拟就其工读教育观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加以探讨。
  
  李大钊工读教育观的内容
  
  重视争取工人的教育权利,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李大钊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他说,应该认识民众势力的伟大:“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唯一基础”。①他把发展国民教育视为培根固本的大事,认为国民教育的对象应包括全体国民,无论性别、职业、出身,也无论贫富尊卑、地位高下,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如他所说的:“想教育发展,一定要使全国人民不论何时何地都有研究学问的机会”。他对不良社会制度下为衣食所迫而丧失了受教育权利的劳动人民极为同情,认为这是侮辱个性、束缚个性的事。他于1919年2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的《劳动教育问题》中说:“人但知资本家夺去劳工社会物质的结果,是资本家莫大的暴虐,莫大的罪恶,哪知道那些资本家夺去劳工社会精神上修养的工夫,这种暴虐,这种罪恶,却比夺去他们资财更是可怕,更是可恶”。他认为“德谟克拉西”精神不但要求政治、经济上的平等,还要求教育上的机会均等。他敏锐地认识到劳工教育中农民教育的重要,他分析说,中国是个农业国,劳工阶级中的大多数劳工是农民,农民如不解放,就是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国民全体的苦痛与愚暗。因此提出农民要“耕读做人”,②通过“耕读”的形式,使农民在劳动之余获取知识,做有文化的新人。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青年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李大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他认为学习先进的理论非常重要,但学习理论不是为了空谈,而是要“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③李大钊对中国封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旧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端在于脱离实际,学非所用,读死书,死读书,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中,使学生的才干难以养成和发挥,这正是中国教育不昌、人才缺乏的原因所在。为此,他曾坚决反对国民教育以孔孟之道为教育宗旨,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内容,认为“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应生存”。④李大钊指出,学生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饰门面,不能蹲在书斋里做学究式的研究,而应该到实际斗争中去学习,去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以致用。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弄懂学会,不能“偏于纸上空谈”,而要“誓向实际方面去作”。⑤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在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⑥为了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革命理论,他还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指导进步青年、学生团体,介绍并帮助他们出国学习、考察,开展各种活动。他向学生强调“根据学理研究实际问题”⑦是很重要的,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他鼓励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⑧走出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同劳动阶级打成一片。在这里,李大钊实际提出了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重大问题。青年学生要克服自身的弱点,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非与工农大众打成一片不可。他鼓励青年学生到工农中去,在与工农的结合中获取感性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送到社会里面去”。⑨
  强调补助、互助教育机关在工读运动中的重要性李大钊认为,现代的教育,不应设立几个专门学校,拿刻板的程序去造一班知识阶级就算了事,必须多设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作的人也能就近得到适当的机会,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李大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像我们这教育不昌、知识贫弱的国民,劳工补助教育机关,尤是必要之必要。”工人要谋生,不能专门去学习,因此必须为他们多设“补助教育机关”,⑩即图书馆、阅报室等,供他们学习、求知。1919年9月2日,他在《北京市民应该要求的新生活》一文中,再次提出“多立劳工教育机关(如夜校、半日学校等)”、“多立贫民学校”{11}作为改良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改变做工的穷人没有力量读书受教育的状况,李大钊积极支持北京大学工读互助团的活动,他说:“实行半工半读主义,庶几可以达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倘然试办有效,可以推行全国。”他认为:“实行半工半读,是在劳动群众中普及文化知识的好办法,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12}李大钊不仅坐而论,而且起而行。在他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在北京、河北等地举办了数十所劳动补习学校、夜校等,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劳工教育的开展。
  
  李大钊工读教育观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多种方式,使职业教育成为大众教育李大钊认为国民教育对象应包括全体国民,无论性别、职业、出身,也无论贫富尊卑、地位高下,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办职业教育应该着眼于为广大平民谋幸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来自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等。面对这种状况,职校可采取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学生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企业为学生支付劳动报酬,学生以此作为生活补贴,支付相应的生活与学习费用。这种做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可以使很多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另外,由于公民所处的环境、教育背景多样,个体需求千差万别,要使每个公民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就必须发展足够多样的教育形式以供选择。李大钊提出现代教育不应仅设立几个专门学校,必须多设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作的人也能就近得到适当的机会,满足对知识的需求。当前,许多在岗人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举办的培训中心提供的服务应能满足他们继续学习的需求。
  采用“工学结合”模式,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李大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劳动与读书互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当时,许多半工半读学校建立了专业对口的生产基地,采用了专业教学与专业劳动相结合教学法,使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读书获得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及时加以运用、检验、巩固、发展,而生产劳动得到理论知识的指导,可以更快、更好地创造出劳动成果来。这种教育提高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促进了生产,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实践知识,学活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劳动锻炼获得劳动技能,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做法对今天我国发展职业教育仍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未来从事职业(工种)工作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知识可以传授,而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掌握。职业学校培养的人将直接参加企业生产,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将直接接受企业的检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从理论上讲,职业院校只要有数量充足、质量有保证的设施和师资,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在学校内培养。但是,方法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工作态度的养成离不开实际的职业环境(工作环境),从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出发,应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需要,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即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这种模式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④,⑤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38-139.
  ②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8-652.
  ③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06.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15.
  ⑦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8.
  ⑧,⑨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38-139.
  ⑩,{1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63,324.
  {1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1-172.
  
  参考文献:
  [1]郭贵儒.李大钊与孙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1).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欧丽荣(1983—),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与职业培训。
  姚少怀(195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与职业教育原理。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