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肖贤信




  摘要: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因此,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大力度,必须注重解决“四重四轻”问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注重纠正“三不分”弊端,把好教材选用关;必须注重建设“两个基地”,完善实验、实习场所。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教材等。目前,主要问题是缺少“双师型”教师、教材选用存在随意性以及缺少足够的实习场地。要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在这三方面加大力度。
  
  解决“四重四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从事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职教师除应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即较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只有教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只有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敬业奉献、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教育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即重引进、轻培养,重形式、轻实质,重表面、轻落实,重理论、轻实践。首先是重引进、轻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解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引进,二是自己培养。学校领导往往重视从外面引进教师,而忽视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有年度计划,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无计划。有些教师埋怨说:自己从事高职教育多年了,从来没有机会出去学习或参加学术活动,没有到工厂调研和学习过。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北京地区14所高职办学点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只有25.75%的人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曾下厂实践过的仅占23.9%,2/3左右的教师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其次是重形式、轻实质。不少高职院校表面上有一套“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如定期学习制度、外出培训制度等,但很难得到落实,其实质就是以获得一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终极目标,至于实践经验与能力如何,还需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则避而不谈。再次是重表面、轻落实。一方面向上报告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并不真实,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已符合“双师型”资格,学校却不能及时认定,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方法,认定的条件、范围、程序都是明确的,条件成熟了而不及时认定,既影响教师声誉和待遇,也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最后是重理论、轻实践。其表现之一是在部分高职院校当中理论教师偏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由此导致实习指导教师忙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指导学生做实验,有时甚至还要搭上节假日。
  引进“双师型”教师应与学校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并举,以学校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一味依靠从企业引进人才非长久之计,只有踏踏实实地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据有关资料统计,32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整个专任教师的40%左右。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希望所在。应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安排青年教师边实习,边当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到工地进行短期实践进修,强化技能培训。
  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把学校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计划纳入议事日程,狠抓落实。没有从事过企业工作的教师,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与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专业教师到工厂去,了解生产第一线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技术状况及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势,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又能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
  
  纠正“三不分”,把好教材选用关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教材品种繁多,同一种教材也有多种版本,选择不当,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很大,存在“三不分”现象,即:(1)不分层次选用教材。不论三年制还是五年制高职,都选用本科教材。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教学计划进程与教学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区别。选用本科教材,其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教师往往根据兴趣随意选取,知识缺乏逻辑性,学生难学,尤其是五年制的学生。由此给教学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2)不分类型选用教材。对口班级与普招班级选用教材无区别。对口班级的学生是中职毕业生,他们较之普高生在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上有明显优势,而教材选用往往与普高生相同,有些内容已学过,不但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容易产生反感,使教师为难。(3)不分版本选用教材。不分版本选用专科、成人高校与中专教材(电类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就是如此),基本上是“本科压缩型”,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教材选用“三不分”现象。首先,领导要重视,把好教材选用“入门”关。要做到“三看”:一看教材是否符合专业层次教育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选用本科教材;二看教材是否属于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避免选用不规范的教材;三看是否有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避免选用版本、内容陈旧的教材。其次,教师要尽职尽责,把好教材选用质量关。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有些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名义,但其内容是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更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三加强”:加强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与深入了解,加强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加强对教材的了解,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把好教材质量关,还要做到“三不选”: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教材不选;教材内容脱离地区、行业社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不利于自学与选修的教材不选;不能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的教材不选。
  
  建设“两个基地”,完善实验、实习场所
  
  实验、实习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部分形式,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生获得技能、技巧、职业道德,学会做事并掌握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实验、实习场所能否满足实验、实习的要求,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大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实习场所建设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近几年的扩招,学生班级多而实验室少,有些实验课只能用理论课取代。据了解,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实验因无实验场地或无实验设备,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过(如《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2)由于资金短缺,准备工作跟不上,有些新增专业缺乏相应的实验室开设实验,只能讲理论。(3)联系生产实习单位困难。一个年级4~5个班,每班学生人数45~60人左右,企业接待如此众多的学生实习,既耽误工作、妨碍生产,又影响经济效益,更怕出安全事故,因此,一般不大愿意接待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学校只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办学条件。
  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学场所,是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环节。按职业岗位要求,以模拟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特殊环节,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实践环节上的重要区别,也是高职教育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具体体现。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高技能人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真刀真枪去实践,不能搞‘纸上谈兵’,要‘顶天’,更要‘立地’,有真本事,能动手,具备职业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建设了数控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计算机与网络实训中心、酒店管理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等院内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专门技能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现代化设备设施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要看到企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企业的人文、生产、技术、管理氛围,感悟企业,感悟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与企业通力合作,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高职院校实习基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空军装备维修企业、湖南人民广播电台203台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企业里建立了校外实习场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肖贤信(1953—),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