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试论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武林
1.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将单科独进、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安排,改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交叉融合的教学安排。实践教学形式应多样化,可通过项目教学、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
2.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具有岗位变化适应能力,高职工科院校可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将现有专业按专业大类进行划分,不但要在同一大类专业共享平台内的设置课程,而且要在专业大类内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集中财力建设资源共享的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实现同一专业大类各专业实训的模块化组合。学生可在二、三年级根据职业方向选择其中的模块组合,将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充分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的熏陶。这一方法可使实训基地建设基金发挥最大效能,还可努力建成具有实训、科研、开发、培训等多种功能的实训教学基地。
3.高职院校可结合自己多年形成的特色或优势专业,组建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技术研究与生产于一体的技术中心,这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技术中心可由基础实训模块和专业实训模块组成的各类功能实训室构成,可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能力要求建立。一方面由于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氛围,贴近生产,贴近先进技术,可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业环境中得到熏陶,是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可全过程参与技术中心的建立,并承担多种实训设备的开发和制作,通过参加方案的论证、工艺问题的解决、设备的制作和调试等工作,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大提高,可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教学。实践证明,技术中心还可朝多功能、多技术分支、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教师与工厂企业合作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进行考工创造条件,是提高高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4.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非常必要。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应以在本地区同行业中技术条件较先进、指导实训的师资力量较充足、能满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企业为首选。
参考文献:
[1]单嵩麟.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2003,(8):16-18.
[2]张炳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8-39.
[3]关锐雄,陈玲玲.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21):21-22.
作者简介:
王武林(1956—),男,江苏泰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