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关于启发式教学的一些思考

作者:殷 虹




  善于利用启发的原型学生认知过程是旧知识不断同化新知识的过程,每项新知识的接纳,必须以旧知识为固定点。因此,教师应具备的启发艺术还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表象储备,从中有效地提取教学时所需要的“启发原型”,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相关材料。显然,利用好启发原型,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例如,讲解Cache地址映像和地址变换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意重复已学的地址映像和地址变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很快找出更好的方法。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很多好的解决方法可以从分析已有方法的优缺点入手,恰当结合而形成。这个过程,就是以“启发原型”为待学知识的滋生点与向导,因而收到了“启而得发”的效果。
  及时抓住启发的时机教师具备启发艺术,还表现为善于把握和抓住启发时机。打铁要看准火候,启发式教学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此,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主张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时,才能及时予以点拨和诱导,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使他们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如在上述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布置学生做如下练习:虚地址映像到的实地址是什么。在多数学生为解题成功而感到欣欣然时,教师突然说:解错了。学生顿感惊讶:为何错了,错在何处?在学生急于寻个水落石出的“火候”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道:公式中的“nd”指的是什么?于是学生便很快地察觉出他们所犯的错误,并找到正确的解法。
  准确把握启发的力度把握好启发的力度,是使学生“启而得发”的一个关键。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谈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寥寥12个字,是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论述,它启示我们:高明的启发艺术是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但不是拖着他们走;是给予激励和鞭策,但不施加压力;是稍加点拨和提示,但不是代替他们作论断。若用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说,适度的启发就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其“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使其“伸手不及,跳而可获”。例如,在讲计算机的存储体系时,如果在讲解完存储体系的结构图后,教师即问学生:存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那就难免会出现“启而不发”,因为这发“炮弹”并未射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难度过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启发不利的一种表现。但如果这样引导:CPU从哪里读出程序?(答:内存);程序太大,放不下怎么办?(答:硬盘);还放不下怎么办?(答:光盘);于是得到结论:存储系统是通过操作系统及相关硬件层层被调用的。
  总之,教师的启发是一门学问,要搞好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巧设情境,善用‘原型’,抓住时机,把握力度”。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启发艺术,才可称之为“启而得法”,从而收到“启而得发”之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英.启发性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9).
  [2]刘飞舟.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3]孙军.实践教学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殷虹(1973—),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混沌系统及应用、计算机辅助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王菊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