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

作者:于希勇




  要将高职生的职业生活体验落到实处,就要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活提供现实情境。如果说工业中心等实训场所是“硬件”,那么利用好这些“硬件”组织学生的经验则是“软件”。理想的课程实施模式,无论是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是技术技能课,都要以工业中心为中心;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服务,都要以此为中心;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的培养规划,也要以此为中心。到那时,工业中心应被“职业中心”所取代。“职业中心”没有脱离学校教育,但又真正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了职业性、技术性、共享性与开放性,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设计与创新研究、顶岗实习等全方位的职业体验。
  (四)高职课程的评价
  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课程评价不能不参照高职课程目标。高职课程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当部分高职生曾经一度被应试教育边缘化,坦率地说,高职生本来就是高考制度造成的弱势群体,他们不适合学术性、学理性的教育,已经厌倦了灌输式、知识性的教学,甚至逃避与现实无关的课程学习。然而,高职教育是能够为高职生成才提供发展平台的,如果高职院校帮助高职生抓住机遇,就会在“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结构性失业形势下,化高职生的弱势为强势。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课程评价要实现从关注学业到重视就业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教育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高职课程评价也不应仅仅关注就业率。就业率仅仅是数字而已,数字背后是高职生作为职业人的成长与成才。“泰勒原理”的最大功绩就是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基本范式,课程评价不应囿于预设的课程目标进行量化评定,而应以人为本,关注高职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全面发展过程。“课程开发的过程,必须关注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复杂存在。”⑥
  因此,评价高职生不仅应考察其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应看他们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下将固定的知识转化为娴熟的高级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以养成。以模具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设计知识,还要能进行模具设计。但模具实训的重点不应侧重在加工出一模一样的模型,更重要的是侧重于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以及提高效率的方法。与此同时,应培养高职生的劳动意志力、模具设计的审美能力等人文品格。高职生不是掌握了技能的劳动工具,更不是机器人,评价高职生是否成才,应该在将其视为完整的人的存在的基础上加以评价。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既要考虑现代课程观的特质,又应具有后现代课程观的张力,理想的高职课程模式可以下图加以诠释:
  
  注释:
  ①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11-14.
  ②(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③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2.
  ④,⑤(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4,329.
  ⑥(美)William F.Pinar,William M.Reynolds,Pateick Slattery,Peter. Taubman.理解课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90.
  作者简介:
  于希勇(1979—),男,吉林长春人,助理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系2005级研究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