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透视

作者:谭 利




  
  促进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职业化素质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加强实训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保证。素质教育则是学生远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二者不可偏废。高职院校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指导实训教学;以实训教学为载体,丰富素质教育。根深才能叶茂,在高职教育中,“根”是综合素质,“叶”才是专业技能。一个人的能力基础是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有了这个基础,学什么具体技能都不难,而缺乏这种综合素质基础,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极为有限。①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化成实训教学内容,纳入实训教学计划高职素质教育应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或增强学生的某些基本素养,如理想信念、法律道德意识(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素质(业务能力、踏实肯干、创新、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等。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思想、精神及其要求,将素质教育内化为实训教学内容,特别应突出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在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的同时,应将职业道德素质等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
  在实训中不仅要技术仿真,而且要职业环境仿真,创造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双重环境在实训中,真实的职业环境不仅指工作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实训教学要模拟真实的技术环境,设置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提高素质的重要性。要学生明白,在职场中不仅会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还会有许多问题是与人的素质相关的。及早将技术与素质要求传授给学生,对他们在职场中顺利发展非常有利。这种做法有助于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衔接起来,解决学生对社会不适应的问题。
  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提高实训教师的素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要改变教师片面追求实用性,以就业为“指挥棒”的教学思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由于实训教学是“零距离”的教与学,实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真实且非常深远的。充分利用课堂优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素质显得非常重要。专业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共同发挥作用。要引导实训教师认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立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柔性评价体系在实训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之外,还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所以在学习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除教师外,还要加入学生互测与自测,使学生意识到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训教学中技能掌握的教学要求“硬指标”通常非常明确,而且掌握程度评价标准是唯一的。为了能够使素质教育达到应有效果,可以尝试建立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评价体系。实训教学的评估体系,不仅应有技术掌握程度的“硬指标”,还应包括个人素质表现的“软指标”(“软指标”的制定应根据不同专业、未来不同职业的特点突出专业和职业特色),以学生在实训中反映出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共同构成其实训学习的成绩。
  实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平台和载体,技能与素质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最佳体现。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实训教学为重,促进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器”即科技、工具、功利精神日益突显时代,切不可忽视传统的“道”即人文、本体、理性精神的复归。“道”与“器”、本体与工具、人文与科技的整合,必将成为大学发展的未来价值旨归。②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是“器”与“道”的关系,“器”与“道”相融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是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整合的终极目标。唯有如此,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的目标才能实现。
  注释:
  ①梁小民.黑板上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②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2006,(3).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胡淑珍,等.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谭利(1971—),女,江西萍乡人,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青少年权益保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