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校际整合发展模式的探索

作者:曲志涛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利用率低的问题,应对实训基地校际资源整合模式加以探讨,因为实施该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实训;资源;模式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制约高职专业发展的“瓶颈”。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有效模式,本文拟对此模式加以探讨。
  
  实训基地建设是制约高职专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实训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训两部分,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操作要实际、仿真,因此满足实训条件往往要克服许多困难。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企业生产条件、人事安排、住宿环境等,而且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企业是国有的,有义务接纳学生实习。现在的私营企业没有积极性接受学生实习,这也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碰到的共同问题。分析其原因,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必定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对设备的损坏程度比熟练工要大得多,甚至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即使按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要求,挂牌一定数量的实习企业,很多也只是形式而已。因此,学校自建校内实训基地就成为专业建设的唯一出路,然而,设备的投入是巨大的,实验实训设施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办学条件,往往成为各院校投入最大的部门。因为要模仿实际企业条件建设,如果以专业学生的人数计算投入产出,是亏本的,而且设备利用率极低,平均每年1~2次,时间1~3个月,从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角度看,也是不合理的。由此可见,实训基地的建设(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是制约高职专业发展的“瓶颈”。
  
  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模式
  
  在实训方面,国外有许多办学经验可供借鉴,比如校企联合办学,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与服务等。然而从国内高职院校实训方面的整体来看,尚无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或发展模式,因而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普遍不高,有些从中专升格上来的高职院校实训设备及教学还停留在中专水平,因设备不足,学生分批实训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在高校扩招情况下,实训基地的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过去的经验或国外的模式可能无法照搬或嫁接了,在新时代、新机遇面前,应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开创新的发展思路。
  分析了高职实训教学的状况,笔者提出了实训资源校际整合的模式,这是一种开放式、多方共赢的大平台,主要解决设备投入大、先进程度要求高的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即由教育管理部门协调,将具有相同或相关专业的不同院校的实训设备集中到一处,整合更新,集中投入,形成规模,统一管理的模式。其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校际实训资源整合框架图
  首先,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扶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统计所辖区域的高职院校实训投入较高专业的情况,对相关学校的实训资源加以整合,进行宏观引导、协调和推动。管理部门的协调推动中间人的角色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资源重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将资源整合形成全新的实训体系。结合有相同专业的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会同行业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各校专业带头人及实训部门,共同制定实训培养方案、实训课程标准等,并据此将实训资源整合、重组。这一过程不是将分散的、不成规模的设备简单地集中到一处,而是将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实训的软、硬件资源,通过剔除劣质资源、抛弃落后的管理模式、吸纳引进优质要素,形成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训运作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不仅可使分散的、水平相对较低的设备形成强大的、成规模的实训培养环境,降低各校的办学成本,提高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够将人才需求紧缺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迅速满足人才市场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再次,要形成开放的系统,提升专业实训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整合后的实训基地可以从事生产、加工、对外服务,包括培训、考证、技术孵化等,紧贴行业发展,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设备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促进实训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采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整合后的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与管理,除了要制定具体的运作程序、管理条例、编排实训计划、实训时间表等,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外,运作模式与管理方法必须采用全新的理念,与时代同步,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打造实训基地的品牌,吸引更多学校的合作加盟。
  
  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中都有开设,尤其是热门专业,实训内容与要求也大致相差无几,而且办学管理归口相对统一,因此实行校际资源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必要性
  可为国家节省办学投资如果同样的专业每所学校都要建实训基地,同样的设备、仪器就要重复投入。另外,一个学校单独投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训基地,投入也很大(相对一个学校),而且设备更新也很缓慢,学生训练的技能到就业时已经过时了。资金往往是限制实训基地建设先进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问题也在于此。设备的投入也限制了招生的数量。实行校际资源整合,集中投入,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可降低教学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办学的投资风险例如数控技术专业,集中在某高职院校投资建实训基地,可避免各校重复投入,将几所院校相关专业在一年内分段安排实训时间,可提高设备利用率。从另一个角度看,热门专业几年后可能会冷下来,新的专业又会出现,因而也降低了开设专业的投资风险。
  可变竞争为合作,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统一实训标准,可为行业提供更高水平的毕业生,从学生教育质量上做强,各校在专业发展方面是有竞争的,实训亦然。资金投入几乎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共同问题,这一共同问题只有共同解决,才能出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双赢局面。
  可使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化、专门化资源整合可以集中力量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应以行业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突出其仿真性、超前性和开放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该院工业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是: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研发、生产与新技术推广。并要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新技术推广中心、培训中心及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便于学生校际交流专业教师在整合后的实训中心定期流动教学,接触行业最新的技能训练,可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学生通过实训这一平台,可接触到不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拓展视野,全面发展。
  (二)可行性
  近两年的高校扩招使得很多学校置地扩校,场地是充足的;
  办学水平评估标准是国家统一的,在实训方面,每个院校为了达标都有采取有效解决方法的积极性;
  公立学校占主流,管理归口相对较统一,便于教育管理部门统一计划、操作与协调;
  学生异地实训,对于学生管理、宿舍安排等事宜,只要计划合理,较之去企业实习几乎不存在问题;
  实训基地在设备投入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可以对外承揽一些加工业务,甚至可以打造自有品牌,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设备的功效;
  可以拓展内涵,对实训基地实施二次开发。树立品牌,面向社会,实训基地可接待外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也可以承接培训任务等。培训可面向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
  
  实训资源校际整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模式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发展,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连锁经营的模式进行扩展,统一培养方案,统一实训标准,统一资格考证,共享规模效益,通过统一实现规模扩大,通过规模扩大实现更大的统一。可以紧贴行业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运营机制,保持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民芳.刍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3):120-121.
  [2]马三生,陈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6(2):161-162.
  [3]姜小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39-42.
  [4]朱涛.加强管理 拓展内涵 实现对实训基地的二次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单国旗.零缺陷复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曲志涛(1963—),男,哈尔滨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