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作者:黄 斌




  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个人智能多元化、潜能发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以专业技能考核为核心,构建融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质为一体的立体式学生评价体系。高职人才不是被简单机械地安排到某个固定岗位,一成不变地重复某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在具备就业与创业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能够很快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级蓝领。所以评价标准体系中应该涵盖以下内容:(1)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常规技术及新技术的掌握;(2)技术开发与实施、生产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和加工等相关能力;(3)勤业、乐业、敬业等良好的职业素质;(4)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特长能力。这是最能体现高职学生个人魅力和个性特点的方面,是高职学生求职制胜的“法宝”之一;(6)身心素质。这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健康的体魄,是胜任专业岗位的基础;良好的心态,是正确看待工作挫折和成绩的重要心理保障。
  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立体式评价标准体系人的个人智能具有多样性,潜能也各有不同,所以人才的评价标准必然是多元化的。当前高职教育到处都是“整齐划一”式的教育,人才成长模式的多样化与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们总希望学生在每一方面都是优秀的,并按照这样的美好愿望设计出一个个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去教育、去评价、去导向我们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必须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特别潜能与天赋并加以塑造,变单一静态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动态的立体式评价体系,以迎合不同行业对不同智能的“偏好”,使得“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得以贯彻和实现。
  学生评价的功能必须真正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塑造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一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做人、学习、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提升自我不断适应和接受未来挑战的能力;二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功能,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扬长避短(或补短),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关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发现和发展自己个性特质中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明确目标定位,促使学生达到 “不求全面成功,但求有所进步”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隐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黄斌(1963—),男,江苏启东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