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张耀平 刘艳慧




  
  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以学生为本,要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管理关注的是学校近期目标的实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发展的社会个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认知水平能力上均尚未定型,各方面还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特有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通过对学生全面的认识,我们才能根据其身心特点,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行使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要以人为本,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有些高职院校从市场出发,采用“短、平、快”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满足了社会需要,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缓解了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但是,从高职教育长远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这只是应急的办法,而绝不是万全之策。
  转变观念,确立"以生为本”服务思想人本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体现在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首先要做好服务者。只有这样,才会在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管理和服务中因材施教,春风化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到主人翁的地位,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推动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再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管理中加强对人性的观照,对学生个性、态度及行为特征加强研究,经常深入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发现学生的“潜在需要”,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彻底摈弃“以管理为中心”、“以处罚为手段”的观念,创造条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真正成为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管理者自身必须塑造良好形象,增强人格魅力高校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心理上彼此影响、行为上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管理者要想真正发挥其有效的管理作用,必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以扩大其影响力。一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要逐渐培养管理者特有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注重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使自己的人格始终散发出人性的气息,树立管理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时刻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教己”,从严要求,率先为范,为人师表。管理者还要有角色换位意识,要能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上等遇到的问题。
  改善学校环境,扎实为学生服务环境塑造人。优良的学校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成就了他们的人格、品质和学识。(1)要加强硬件建设。努力克服高职院校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大等困难,早规划、早设计,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建筑布局,加强教学设备的系统配置,重视生活娱乐设施的建设。(2)加强软件建设。改善教学质量,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定期开办不同专题的讲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努力塑造品质形象。(3)成立学生服务机构,开展经常性服务活动。如成立心理咨询中心,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就业信息,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及早进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成立创业中心,指导他们自强不息、敢想敢干、开拓创新;成立勤工助学中心,尽可能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提高他们自立自强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立华.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2,(8).
  [2]任秀洁.人本思想与高校学生工作[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7).
  [3]严深福.人本·务实·开拓·创新[J].贵州教育,2005,(2).
  [4]郑光梁,骆忠洋.我国常见的人本管理原理应用误区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
  作者简介:
  张耀平(1964—),男,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