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机械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动机和兴趣的探讨

作者:阳洪东




  摘要:在中职机械课程教学中,利用绪论引导、目标激励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巧妙使用导入、构造情境、设疑等手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机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消除影响学习动机、兴趣培养的种种障碍。
  关键词:机械课程;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在中职机械课程教学中,由于中职生年龄较小,知识基础较差,综合素质偏低,学习自觉性不强,加上机械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机械知识动机的两条有效途径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是求成动机在学习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有一定的动机之后,他们才会愿意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没有任何学习动机的学习者不可能产生学习欲望。所以,在机械课程教学中,就要激发和维持学生一定的学习动机。那么,在机械课程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并维持学生一定的学习动机呢?
  绪论引导,激发学习动机绪论是一门新课的概述性内容,对这部分内容,有的任课教师略讲甚至不讲就直接进入系统内容的学习,这样做不符合中职生的心理需求规律。绪论部分不但要讲,而且要精讲,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需求展开来讲,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具体讲授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超脱教材内容来讲。因为目前机械类课程的绪论内容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要求。从篇幅上讲,绪论大都比较简短,比如非机类教材《机械知识》,绪论部分很短,如果不引伸发挥,简单几句话就可讲完;从内容上讲,绪论多是集中对系统知识的概述,如中专教材《金属工艺学》、技校机械类教材《机械基础》等,在学生对新课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过早介绍枯燥的系统知识,不但不能激发起学习欲望、诱发学习动机,反而可能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二是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来讲。让学生明白,机械知识用途广泛,与自己所学专业密不可分。例如,给机电专业讲《机械知识》课,可这样安排:首先介绍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机械发展状况及机械设备在我国工业生产部门普及应用程度。叙述的语言尽可能风趣,使学生在觉得有趣的心理状态下对该课程的重要性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针对专业特点,介绍机械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使学习明白机电不可分,学好机械对他们毕业后就业大有好处。三是要简单介绍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特点,阐明勤学则易,不用功则难。这样,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引导、激发,学生内心就会产生为一定目标(扩大知识面、考试、就业等)而学习的心理状态,即产生了学习动机。
  课内渗透,巩固学习动机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就会产生学习动机,但学习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有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之别。前面所讲的“一定的目标”主要是长远目标和总体目标。要使学生愿学的动机得以维持,还得依靠教师在机械课程教学中不断提出近期的、阶段性的具体学习任务和明确目标。比如讲授《金属工艺学》金属的机械性能部分,它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较完整的内容,讲授时先明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然后宣布学完该内容将进行一次小测验,使学生产生为测验过关而用心学习的小动机。总之,教师课堂教学时,要在课内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然,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学生愿学,这只是一种学习的准备状态,还不是一种实际的学习行为,要把学习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还要依靠其他内在因素来驱动。
  
  培养学生学习机械课程兴趣的三条有效措施
  
  兴趣是从事任何工作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才能主动、自觉地参加有关学习活动。否则,尽管教师费尽唇舌,学生仍漠然置之,绝不会有好效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机械课程的兴趣呢?一堂课45分钟,从学生学习的兴奋时间来说,可分为培育期、兴奋期、衰减期三个阶段;从教师组织教学的角度来讲,一般可分为导入(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等)、讲授新课、总结(归纳、布置作业等)三个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机械课程的兴趣也可以从三个环节着手。
  利用导入,引发兴趣这个环节主要安排在学生兴奋培育期,也是教师一堂课开始的导入阶段,作用是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即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认识进入准备状态。机械课程教学中用于引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如多媒体演示、模型演示、实操示范、设置悬念、提问诱发、以旧引新等,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定。例如,讲《金属工艺学》中铸铁及其与钢的区别,开始上课时,先做个演示:找两块大小、形状和颜色基本相似的金属,一块是铸铁,一块是钢,分别将二者抛向地面,结果发出的声音一块清脆响亮,一块沉闷嘶哑。为什么两块外表看起来差不多的金属,撞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呢?学生此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很想知道答案。趁这个时机,教师开始步入正题,向大家讲解:这两块金属本来就不是相同的材料,一块是前面讲过的钢,一块是本节课要介绍的铸铁,铸铁和钢结构性能都有不同等等。这样,先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再讲内容,效果较好。
  构造情境,强化兴趣这个环节主要放在学生学习的兴奋期,安排在一堂课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起着兴趣与认识相互促进的作用,即趣中得知、知中生趣。例如,在讲解《机械基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常用类型一节时,在讲完基本内容后,突然叫大家合上教材(黑板上重点内容不擦),做一个竞赛游戏,游戏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学生按原座分组,每组分发几副不同型号的轴承,要求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在5分钟内按结构特点判断出轴承型号。第二步,各组交换答案,翻开教材,互相评分,也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如果评分一方评分有误,该组要倒扣分。第三步,教师评分,排出名次。这样的游戏前后不过十几分钟,但气氛热烈,大家抱着比一比的心理,同组学生互相交流,在浓厚的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
  总结设疑,延续兴趣这个环节属于教学过程中的总结阶段,处于学生兴奋时间的衰减期,作用是使前阶段学习有个好的结局,下阶段学习有个好的开始,巩固、促进、延续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完《金属工艺学》合金工具钢一节后,在下课前先将本堂课引起兴奋点的重点内容作个总结,以巩固强化已有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家庭中常用的不锈钢器具为何不生锈?面对真假难辨的不锈钢用品,如何判别哪些是假货,哪些是正品?”“你知道坦克的履带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等等,引起学生好奇,再宣布这就是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特殊性能钢,使学生兴趣得以延续。
  
  清除影响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的几个因素
  
  在机械教学中,影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但就课堂教学而言,影响最大的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当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设置不当一是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不明确,平平淡淡不能引起学生“兴奋”;二是重点过多,这是重点,那也是重点,学生应付不过来,心情过度紧张,久而久之渐觉枯燥。
  内容处理不当现行中职机械类教材跟不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有些教材内容仍然过难、过深、脱离实际,如果不针对专业特点对有些不实用的内容加以处理,学生觉得所学东西不实用且难懂,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量安排不当课堂内容安排过多,讲课速度过快,接连不断,没有余暇让学生思考和心理“缓冲”,造成学生心理疲劳,即使教材内容有趣,教师讲解富有情感,也引不起学生兴趣。
  课外知识借用不当为了引发动机、培养兴趣,适当借用一些课外知识本是好事,但偏离机械课程过多过远,本末倒置,易造成动机、兴趣的转移,使学生对机械知识本身反而没有多少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不当机械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内容要通过教师演示(包括实物演示、软件演示)、现场参观、亲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如果一味封闭在教室内以讲授为主,则效果差,学生厌烦。
  所以,在机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清除影响学习动机、兴趣培养的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对机械课程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要真正教好机械课程,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外,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阳洪东(1969—),男,湖南衡山人,广州纺织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本文责任编辑:张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