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预期目标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翠芬
关键词:预期目标教学法;实施
从2000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大幅度下降(甚至形同虚设),中职生的总体素质严重下降。近年来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中职生源文化素质的不断下降,因为教材内容偏深,教学进度偏快,对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应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致使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进行授课的方法收效甚微。突出表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说明现行中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寻求一种更为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发现预期目标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预期目标教学法的内容及意义
所谓预期目标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预先准备好实现本次课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模型、实物、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等,这些直观教具(教学手段)要求基本涵盖本次课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部分等),每次讲授新内容之前,先给学生明确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将准备的直观教具所涉及的内容表达准确、简明,就算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教学目标,按表达方案的主次和先后依次引入新知识点,突出新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纵观全局。同时在探索实物表达方案的过程中学习新理论知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理念。用直观教具所包含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引入新知识、新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把每个新学的知识点立即应用到机件表达的方案中,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表达方案,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使教、学变得有趣味,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调动学习《机械制图》的积极性,增强自己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的中职生绝大多数基础知识、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都比较差,而且在初中阶段只学过平面几何,没有学过立体几何,因此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对理论学习毫无兴趣。同时这些学生长期以来成绩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职校生学好《机械制图》课程。而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都过于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往往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深奥,等到实际应用时更是束手无策。《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等重要任务,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将来就业的去向与发展。所以,寻求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前中职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机械制图》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的需要。
预期目标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选择教学目标考虑的内容
教师选择教学目标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在选择确定目标时,注意所选直观教具要涵盖某一次课或某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并考虑到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第二,教学目标选择所用的直观教具要尽量与所用教材、学生参考用书相配套。由于学生在智力因素、接受能力、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和理解透彻新知识点,这样,有部分学生课后需要利用教材或参考书结合直观教具反复揣摩与相互讨论新知识点,直到掌握与理解为止。第三,教学目标选择所用的直观教具要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如尽量选择常用机器、部件(如减速器、齿轮泵、台虎钳、溢流阀等)中的零件作为教学目标所用的教具。每个学校都有实习基地,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这些机器、部件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目标的直观和现实,亦能帮助相当一部分学生克服学习理论的畏惧心理,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主动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期目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预期目标教学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用促学”。教师在授课前首先明确提出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表达方案或表达方案的一部分。预期目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觉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预定目标的表达方案的过程。在课堂上展开广泛激烈地争论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充分领会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并得以切实地掌握其实际应用。所有的学习探索过程都围绕预定目标的表达进行,完成了预定目标的表达方案,也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下面以通过计量泵的齿轮轴(见下图)表达学习断面图为为例,介绍预期目标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教师介绍预定目标分析齿轮轴的结构特点、功用、加工方法等,帮助学生回顾涉及的已学知识,并介绍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断面图的作用、适用范围,确定完整表达该结构的基本方案,使学生对完成表达方案有一个整体认识。
学生和教师同时动作,实施目标的表达方案表达方案的确定基本上可由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完成,遇到新的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并要求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目的。在齿轮轴表达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分析归纳总结确定绘图基准(以水平位置的轴线为径向尺寸基准、以齿轮的左端面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视图的选择方案并分析断面图在此应用的实际意义,确定采用一个带局部剖的主视图和断面图的方案要优于主视图加左视图的方案,然后学生和教师一起动手画局部剖的主视图,完成后讲授断面图的分类和规定画法,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教师画断面图,最终完成总体表达方案。
总结评价,纠正错误这是预期目标教学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作图结束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作图,包括学生思考的过程,迅速正确地找出问题所在,查出“病因”,及时纠正错误,特别是学生极易出现的错误或者错误率较高的地方要再重点讲评、强调,从而真正掌握断面图的作图要领及应用场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对断面图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此外,表达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要求学生择优选择,并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其他的表达方案并作适时和适当的评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预期目标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在采用预期目标教学法的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应转向“导”,即引导、指导、利导、辅导、教导。在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后,要确认和协调组织达到目标的最佳结合点,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创新、应用及知识转化能力。同时,预期目标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肯花时间与精力探讨精湛的教书艺术。其次,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及系统地把握本门课程知识点的能力,摆脱教材的框框灵活地组织实施目标。再次,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对于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想象或利用常规教学方法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难点进行突破,例如,在学习装配图时缺少相应装配体,可在课件制作时利用3DMAX、solidworks或CAD的功能制作装配体并利用爆炸视图直观讲解分析装配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例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设计开发和使用),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又要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并能体现教师自身先进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俗话说“学有规律,教无定法”,事实上,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预期目标教学法是笔者多年《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张翠芬(1971—),江苏靖江人,江苏华瑞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