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当代职业女性学习动机的激发因素
作者:朱晓华
关键词:职业女性;学习动机;社会转型;男女平等;角色转变
社会转型直接激发了女性的学习动机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反映和表现形式。对于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促使人们产生各种的行为动机,其中就包括人的学习动机。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运动的过程。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中各平行子结构分化程度的提高、所有制类型的增多、行业和职业的种类日趋增长、职业流动更为频繁。人们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变换工作环境、改变生活条件、转变身份的机会。
在这些机会的“诱惑”下,人们的学习动机被不同层次的需要激发出来,这一现象在职业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职业女性在这一时期有了更多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身份、地位的机会,她们面临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这种重新定位要求将个人的需要与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紧密地联系起来。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是维持人生命的最基本需要,当人们的这两种需要受到威胁时,就会采取各种积极的方式保证它们的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生产和运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这种经济变革中,最先受到冲击和最直接感受到压力的就是职业女性,她们的职业生存和职业安全受到了巨大威胁。尽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女性的文化素质,但是女性整体的文化素质仍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称。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失业高峰中,最先受到冲击的依然是女性。可见,职业女性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被时代淘汰和抛弃。这种无情的事实唤醒并增强了职业女性的忧患意识,为了改变这种生存和工作的状况,许多职业女性选择了继续学习。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机会平等、优胜劣汰的方式,为职业女性在职业领域中提供了同男性一样的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女性群体参与社会竞争的起点比男性低,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少,取得成就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与男性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要求女性必须凭借自己的实力参与竞争。职业女性今天所面对的一方面是相对于过去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在抉择面前,很多职业女性为了把握机会、避免遭到淘汰,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与更新以及技能的提升和能力的拓展实现自身价值,以适应这种竞争机制。
追求男女平等刺激了女性的学习动机
社会公平理论认为,个体的投入、付出和所得应当与他人的投入、付出和所得保持平衡。根据社会公平理论,男性的投入、付出和所得应当与女性的投入、付出和所得保持平衡,但是,不能不承认男女两性的确存在着生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给女性参与社会竞争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再用先天的体力强弱分配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对女性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在现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有了新的特征,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个人才干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重性别轻才干的现象依然存在;女性的就业率虽然不断提高,但是收入在社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却在下降。要打破这种不公平,继续接受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更先进的技能就成为女性获得公平的一种最有效方法。机会均等是男女平等的核心,但是受男权文化和生理条件的双重影响,相当一部分女性还没有达到与男性同等的竞争条件。从女性自身角度来讲,获得和男性同等的竞争力是获得平等的最重要砝码。女性首先要有一个与男性平等的起点才能获得竞争力,这种起点表现在男女受教育、职业培训实习、社会锻炼等方面。同时,“社会性别意识”认为:面对不平等,女性不应当无原则、无条件、任意地妥协和牺牲,不能消极地接受、被动地适应,应当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适应环境,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选择了通过继续学习获得真正的平等。
重塑职业女性角色激发了女性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奥图认为:“只要人受某种角色的束缚,就会降低其潜能角色,使人僵化,限制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我国传统的女性文化将女性禁锢在封闭的家庭中,许多女性的才能、智力都被淹没在家庭的琐事当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带来了人们观念的转变,职业女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起来。但是这种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一方面要求职业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协调和兼顾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关系;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又习惯性地将女性囿于“生育共同体”之中。一方面给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又用传统的规范要求女性,这些现象造成了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和角色心理障碍。
职业女性要获得独立、自尊的地位,就必须冲破这种角色的束缚,重塑职业女性的角色。一方面,应该纠正人们对职业女性的偏见,正确认识在特殊的社会氛围和生存理念中职业女性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职业女性要积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正确定位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中的位置,注意与同事和家人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地学习可以使职业女性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从而使她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获得他人、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肯定态度。
职业女性与男性一样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同样可以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社会如何认识女性的社会价值,女性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明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女性应该建立起现代意识,提高文化素质。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她们开始摆脱对传统角色的追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智力和文化素质。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她们能够正确地对自己进行人生定位,为冲破传统角色的束缚、真正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宇.社会转型对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4).
[3]柏萍.男女平等及其实现方式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4,(1).
[4]王爱莲.走出性别误区,体现女性价值[J].心理世界,1999,(4).
[5]刘动发.浅析“社会性别意识观”与“男女平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3).
[6]戴钰瑶.浅析女性的价值标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
作者简介:
朱晓华(1982—),山东泰安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方向05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责任编辑: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