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在职业学校开展“三敬”教育的思考
作者:顾益明
关键词:职业学校;“三敬”教育;德育品牌
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注重树立德育品牌,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不少职业学校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把学生管住、不出事情,成为不少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严格的管理,在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来看,一味地严管缺少德育的个性。德育工作是一项树魂立根的工作。作为职业学校,有必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在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开展“三敬”教育,即敬己、敬人、敬业教育。把“三敬”的德育目标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之中,从而逐步树立特色鲜明、目标到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品牌。
“三敬”教育的内涵
敬己树立信心,发现自我;珍惜生命,调适自我;扬长补短,发展自我。职校学生自信心不足,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暴自弃,或暴躁易怒,不服管教,或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不少学生破罐子破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心中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定了混日子的打算。还有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自卑倾向明显,承受挫折能力差,经常产生逃学、自残甚至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都是不能善待自己、不“敬己”的表现。开展“敬己”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其能够客观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在不断地改进缺点的同时,充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赏识自己。
敬人激发爱心,扶弱帮困;尊敬师长,感恩尽孝;礼信待人,友好相处。受市场化社会环境和数字化生活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情关系淡薄,重利轻义的倾向对职校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同伴关系缺失。在同学相处中,言行粗鲁,动辄猜疑、嫉妒,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自私自利,缺少爱心,叛逆心理强,闹情绪、撒性子,甚至对父母和教师出言不逊。更有甚者,个别学生目无法纪,纠集小团体实施敲诈、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利益等等。这些不“敬人”的表现,需要得到及时矫正。开展“敬人”教育,就是要从最基础的养成教育做起,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有机地融合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诸多元素,针对新的社会环境下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爱心、孝心、礼信教育和法制教育。
敬业学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讲服务,能奉献。职校学生带有一种考不上普高的挫折心理,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大,对未来的职业规范更是懵懂无知。“敬业”教育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始业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学好技能、做专业尖兵的信念;开展针对学生和行业特点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是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敬业爱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职业观。
“三敬”教育之间的关系
“敬己”是三敬的基础只有学会敬己,才可能敬人、敬业。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么会敬重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别人、爱工作。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懂得赏识自我,才会更客观地看待别人和工作,才会信任别人、赏识他人,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
“敬人”是三敬的关键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人际关系始终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面对的一种基本关系。学会做人,不仅指独善其身的内部修养,更多是指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态度。因此,学会尊重他人,赏识他人,宽容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别人友好和谐相处,妥善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敬人”,才能更好地被别人尊敬,从这个意义上说“敬人”就是“敬己”;只有“敬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氛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更好的“敬业”。
“敬业”是三敬的综合表现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劳动者。职校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敬业”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敬己”的人,必然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明确肩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产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强大动力。一个“敬人”的人,必然会遵循职业道德,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反过来讲,如果能够做到“敬业”,就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我并赢得他人的尊敬,从而实现“敬己”;如果能够做到“敬业”,就会肯学、肯干,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实现“敬人”。
因此,“敬己、敬人、敬业”教育既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系列教育,也可以融会贯通,综合实施,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三敬”教育的实施途径
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和动辄扣分、训斥的模式。应注重德育的内化,努力创新德育形式,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喜闻乐见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关怀爱护,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当前,实施“三敬”教育,尤其要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三敬”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得以实施:
一是环境育人一方面,要积极促进社会、家庭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突出职业学校特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营造融洽、友爱、互助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重视校园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建设,努力把校园营建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加强师德教育,让教师成为“三敬”的表率。要与校园民主化管理相结合,建立学生与学校沟通的畅通渠道,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完善管理机制,给予必要的活动经费,选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二是学科育人要结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在提高这些课程德育实效性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形成学科大德育观,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观。学校要对学科教师提出学科德育的具体要求,增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注重学科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思想方法和观点的间接渗透、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要通过建立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描述性评价机制,加大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在教师业务考核中的比重,将其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工作重点加以落实。当前,在学校结构工资制实施过程中,在提高专职德育教师、班主任津贴的同时,要将任课教师贯彻学科德育目标的工作纳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考核,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随机听课情况,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力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使其在教师结构工资分配上有所体现。要注重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采用选修课等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频度和效度。
三是活动育人惯用的灌输式的教师说教德育,在当前环境下已经显现出许多局限性。随着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断开放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学校德育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在开展可知可感的德育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接受熏陶,进而实现德育的内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开展健康活泼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寓教于乐。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坚持开展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和讨论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教育。结合绍兴历史文化,开展校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开展传统道德和历史文化讲座、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与本校毕业生中的成功人士、先进人物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交流,经常邀请行业和企业负责人、在行业中技能突出或自主创业的职校毕业生等典型人物,举行各种报告会等。
作者简介:
顾益明(1973—),男,在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供职,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浙江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