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应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者:王春艳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学校稳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学生思想的稳定工作是关键。大学阶段是青年男女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感性认识。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活跃,行为不稳定,加上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因而他们的是非观、价值观差异也较大,对一些负面的东西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他们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公德意识日趋淡漠、意志力薄弱、在价值取向、大是大非面前所持的态度等都是诱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学生的稳定首先是思想的稳定,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包括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还应包括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网络教育等内容。面对这些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这些创新都有赖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人员不足、思想不稳定。按教育部规定,高校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按1∶200的比例配备。实际上,由于高校学生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教师的增长速度,政工人员的增长速度又远远低于教学一线人员的增长速度,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够达到这个标准。许多年轻的辅导员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考研上,有的人甚至借故离开这支队伍,大大影响了学生工作的质量。同时,由于缺乏继续教育,政工人员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地位低、待遇差。尽管许多高校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但当遇到具体问题(如评职称、职务晋升等)时,政工人员的重要性往往难以体现,加之政工人员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先天不足”,因此,在考评中大多处于候选状态,导致许多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受挫,热情下降。《中国青年研究》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有近90%的教师认为从事政工工作不如从事教学(科研)。原因是教学工作既体面又实惠,政工既辛苦又清贫,即使评上了政工领域的高级职称,也会被认为含金量不高,难以受到重视。
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认识上的原因。高校普遍存在轻视学生工作、看不起学生工作的现象。认为学生工作是事务性工作,谁都可以干,没有前途。第二,政策不完善,措施不到位。2000年7月3日教育部党组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专职思政队伍按照1∶120~150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作为专职思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备原则上不应低于1∶200。但由于各种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政工人员自身的原因。高校扩招后,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400~600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精力都花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要想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第四,部分高校对“双高”教师的高度倾斜政策加剧了政工人员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部分政工人员离开本岗。第五,辅导员转岗分流较困难,致使大多数辅导员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高标准选用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辅导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特别重要。因为,辅导员的工作琐碎,如果没有热情和责任心根本无法做好。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能力,能够给学生把道理讲实、讲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的领路人。要坚持严格的录用标准和选聘程序,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学生辅导员队伍,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辅导员应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紧密依靠学生,注意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做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素质,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切实维护辅导员的利益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学校应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政工人员与其工作性质相一致的地位,并通过具体措施体现出来。在待遇问题上,对辅导员的工作量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核算办法,以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专职任课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在辅导员的发展问题上,学校应鼓励他们参加学习,为他们提供在职读研究生和进修等深造的机会,逐步有计划地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建立校内理论学习制度,举办学习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工作培训;要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一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
走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的道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应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知识化和高学历不等于拥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在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各种复杂局面时,辅导员就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因此,专职辅导员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专业方向的学历(学位),同时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即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等课堂教育的经历(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另外,还要对专职辅导员进行必要的资格认定,取得相应的资质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只有具备专业化管理水平的专门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优质化。
鼓励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开展学生工作调查,进行专题研究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年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研讨专题、交流论文,给与奖励。辅导员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从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
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解决辅导员的出路问题,是安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辅导员的流动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以确保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高校应根据学生辅导员的个人特长,为他们完成任期后的合理分流提供保证,如本人适合并愿意继续从事学生工作的,学校可以把他们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和“两课”教师骨干加以培养;愿意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学术休假或进修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学校应作为党政干部“人才预备队”重点培养。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高校应当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同时,学校党委和领导也应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只有这才能使辅导员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超凡的业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靳诺,郑永廷,张澍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7).
作者简介:
王春艳(1972—),女,山东牟平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电子工程系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