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作者:吴益峰
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报刊、电视等媒体屡有大学生因贫困而引发严重社会事件的报道,遗憾的是,尽管这些报道骇人听闻,但人们并没有感到自己或周围的学生有什么大问题,照常上课、学习,缺乏危机感与社会责任感,没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现代学校教育的高度来认识。有的院校存在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用被动教育替代主动教育。应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防止大学生因贫困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分层现象不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阶层的分化正日益影响着大学校园宁静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李志英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大学生”的课题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与价值观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贫富学生的生活习惯反差巨大,使得贫困大学生生活上受歧视,同学容易同住难,多数贫困生往往选择离群索居。贫困大学生的这种生活状况最终可导致他们三年的大学生活单调、痛苦、不完整。
解决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必要的体制创新与工作改进。
进一步完善经济助学体制,切实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消除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经济助学体制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需要,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是助学体制中最紧迫的任务。事实证明,国家助学贷款不仅能够解决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诚信的意识。因此,助学贷款应当成为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主要形式,要让每个贫困生都能顺利获得助学贷款,从而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职业院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且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桥梁,对贫困学生安心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特点的勤工助学新路子,弱化勤工助学中“贫困生”的概念,使贫困生劳有所获,同时也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科学界定贫困生,有效运用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是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困难而复杂的工作。在职业院校中进行贫困生建档工作,可使贫困生更具有公信度和可比较性,为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提供依据。但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在改善贫困生经济能力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容易使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此,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进行政策创新势在必行。
加快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步伐,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做贫困生的心理医生和知心朋友加快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从政治上、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工作队伍,研究和协调解决学生工作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困难。要充实学生工作队伍数量,改善学生工作干部年龄结构,完善学生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辅导员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总结经验。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大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力度,研究推动学生政治辅导员职业化改革,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交流与总结,以座谈会、经验交流、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而且应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工作干部逐步成为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的专家,让辅导员成为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加强校园文化、优良校风和学风建设,构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平台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没有明显反差,心理相对平衡。进入大学后,如果大学校园中缺乏一种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贫困生在这种环境中就很容易因为经济上的困窘而滋生自卑心理。因此,营造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有效遏制校园内的贫富分层现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学校应当特别重视班级与宿舍这类小群体环境的人际互动关系,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让贫困生在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心理调适。
随着职业院校的蓬勃发展,贫困生的比例与日俱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职业院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贫困生的现实困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及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有些职业院校还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等等。为此,应当采取切实措施,从政策制度创新入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特色优势,凝聚社会关注贫困生的一切资源,将自救与他救有机结合,努力使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段志坚,马仲明,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3).
[2]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高校收费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4-09-16.
[3]邢佰英.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N].中国青年报,2006-07-17.
[4]邱林,郑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4).
[5]王德强.高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2).
[6]邓选梅.师专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吴益峰(1965—),男,江苏东台人,副教授,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