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作者:廖东进 黄云龙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为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但由于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并未得到充分培养和体现。本文从自动化类专业角度出发,针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各个层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课程体系;自动化类专业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职业技能应用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实践课程体系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一系列实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总和。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展。
  我校自动化专业建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受以往“小本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适应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例如,在实践内容、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在改革自动化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必须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突出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
  
  合理设置、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自动化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包括5大环节:(1)基础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等。(2)电子电路实践环节。设置电工电子实习和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3)计算机类实践性环节。电气应用软件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分别在各学期中穿插进行。(4)专业课程设计环节。设置自动控制原理、工厂供电、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及PLC课程设计。(5)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这是学生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之后进行的最后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毕业实习,我们主要采取学校联系和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场所的实习方法;对于毕业设计采取导师制,并提前布置设计题目,使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工作,提前获得指导;学生在选题上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毕业实习情况,与相关单位一起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就业和毕业之间的冲突。在相应实践教学环节中要突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加强实践课程教材建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一直使用普通大学本科教材。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与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些教材根本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一体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高职各专业教材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这一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构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体系,即教材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实践场所建设,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完善实验室管理,加强综合性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使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即公开实验室开放时间和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设备,开放学生自行实验课题设计,使实验室真正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的基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建设上要加强综合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对于自动化类专业应建立电力电子、电力传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控制理论等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平台。综合性实验室建设要体现层次性,既要满足学生相应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要满足教师科研开发的需要;在实验内容上也要体现层次性,即实验室既能完成一般的验证型实验,又能满足提高型实验项目的要求,还能满足教师研究型项目的实验要求。例如在我校自动化专业建设中,建立了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工控实验室、单片机及其控制实验室等。对于过程控制实验能完成《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相关教学活动,另外也能满足教师相关科研开发的需要。
  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岗位培训,提高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岗位竞争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较强的解决工作现场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在学习期间必须进行顶岗实训,尽可能接受岗位实训。为了满足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学校和相关企业单位应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联合办学,既能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人才和设备等资源,也可以直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修订教学计划,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因此,建设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对学生岗位竞争能力的培养和完成实践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巩固、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竞赛来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及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优秀的学生在各方面脱颖而出,大大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多组织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调整实践课程比重,完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比重必须明确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发展。目前,一些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课学时约占总时数的80%,而实践课学时只占总学时的20%,理论课学时偏多而实践课学时偏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德国为例,有资料显示,德国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实践课和理论课比例为1∶1,有的学校甚至是1.3∶07。而我国由于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这个比例相差较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比例,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1∶1更为合理。这样既不会影响理论课程的学习,又不会影响专业技能的发展,也能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量化实践考核尺度,完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更好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优化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特别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教学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还应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考核。对于实验部分考核方式宜逐个或分组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而对设计部分的考核首先应注重量化,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对于毕业设计要注重过程、创新能力和成果的考核。在过程考核中应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如元件的选择与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线路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等。对于毕业设计过程考核分为初、中、末期三阶段考核,占总设计的60%。在设计创新部分,除满足功能外,把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低、新技术和元件应用的多寡等作为主要方面,每步都给出量化标准,最后定出总成绩。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学生水平有差异的情况,我们还考虑分层考核。即教师给出高、低两种难度的题型,在按上述百分制方法给出总分后,再分别乘以难度系数作为学生设计的最终成绩。实践证明,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总之,如何进行自动化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置、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各个教学层面的改革问题。当然在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时,还要认识到实践教学主体对实践认识的态度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中真正解决好学生综合技能素质培养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构建一个完善、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候丽华.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6,7(1).
  [2]唐林.高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徐建俊.高职高专“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5).
  [4]王章权.对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7).
  作者简介:
  廖东进(1979—),浙江衢州人,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通信技术。
  黄云龙(1962—),浙江衢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等。